在今年市两会上,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焦点。市人大代表林壮锦提交《关于优化湛江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针对当前养老服务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引发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湛江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20%。传统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多元化需求。”林壮锦指出,我市养老事业当前存在“三大痛点”:养老资源分配不均,医疗养老资源分割导致服务断层;具备医疗和养老双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稀缺;政策执行存在“最后一公里”障碍,部门协同不足制约资源整合。
他表示,优化湛江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解决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跨部门协作、加大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推广智慧养老和鼓励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推动湛江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深入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助力湛江市养老事业迈上新台阶。为此,他提出了具体的五维改革路径:
首先构建“大健康”管理格局,建议市政府成立“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民政、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政策协同,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医疗和养老资源有效整合。
其次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特别是在社区层面建设一批集医疗、康复、养护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利用现有医疗资源,鼓励医疗机构向养老服务延伸,如设置老年病科、康复中心等。
人才培养方面建议实施“双证融通”工程,加强医护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特别是培养既懂医疗又懂养老的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专业,为“医养结合”提供人才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建议》特别强调科技赋能,提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健康监测设备,实现远程医疗咨询和健康管理。
“医养结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服务生态的重构。”林壮锦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营(PPP)等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供给格局,让“老有颐养”的幸福图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