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水域资源丰富,开展水上运动底蕴深厚。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水上运动之城,打造“湛江国际潜水节”赛事品牌。市人大代表陈华清围绕开展湛江湾水上运动,从运动项目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专业人才、打造特色水上运动品牌赛事与活动等方面提出建议。
“湛江全年大部分时间气候宜人,为水上运动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基础。拥有广袤且条件优越的水域,水深适宜、港阔浪平,为各类水上运动创造了理想的自然环境。”陈华清指出,湛江湾开展水上运动优势得天独厚且极具潜力,目前,部分码头设施已建成,且已有一定规模的游艇及相关运营实践,为水上运动的拓展奠定了初步根基。
此外,湛江水上运动人才培养成绩辉煌。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何冲、劳丽诗等的成长历程,激励着无数青少年投身水上运动,也为湛江进一步发展水上运动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才储备。
在陈华清看来,目前,湛江湾开展水上运动尚未充分整合资源,没有形成规模化和品牌化效应,在挖掘旅游、体育等领域的综合效益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于如何开展湛江湾水上运动,陈华清表示,首先要优化运动项目规划与布局。根据湛江湾的水域特性与景观分布格局,进行科学合理的水上运动项目区域规划。例如,选取风浪较为平缓、水域开阔且毗邻旅游景点的区域作为帆船、帆板的专业训练与竞赛场地,便于运动员发挥水平,吸引游客观赛。同时,充分考虑季节变化与潮汐规律,灵活安排各项目的开展时段,确保全年各时段均有丰富多元的水上运动项目可供选择,既能满足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与赛事需求,又能为广大民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针对当前水上运动的基础设施现状,陈华清提出,要加大对各类水上运动专业停靠设施的建设与升级改造力度,如扩建和优化游艇码头、帆船码头;构建一批现代化、高标准的水上运动服务中心,提供涵盖运动器材租赁、维修保养、运动员休息、淋浴更衣等全方位的服务设施;在沿湛江湾海岸线合理布局安全瞭望塔与救援站点,并配备专业救援团队与先进救援设备,保障运动参与者生命安全。
陈华清还建议以赛为媒,精心策划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与地域特色的水上运动品牌赛事,定期组织面向大众的水上运动趣味挑战赛、亲子体验活动等,推动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湛江湾水上运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水上运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与服务队伍。陈华清建议加强与驻湛高校、体育院校的深度合作,开设水上运动相关专业课程或定制化培训项目,定向培养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高超技能的教练、裁判、赛事运营管理等专业人才。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水上运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水上运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