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5位市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

心系发展献真言 履职尽责谋良策

2025-03-26 10:0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黎阳明 通讯员李小晶

3月25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王上治、陈勇、戚怡、庄小健、陈小丹等5位市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聚焦建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做好海洋文章、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文旅产业集群等话题,建真言献良策,聚力量话发展。

助推湛江产业发展

加快建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湛江产业经济发展迅速,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整体上,我市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产业效益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王上治代表湛江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湛江市工商联在会上发言。

王上治建议,要发挥农业大市优势,擦亮“湛品”品牌,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优化品牌,挖掘文化内涵,增加附加值。要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发展,如吴川“羽绒产业园”、廉江“家电产业园”、徐闻“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要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构建完善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更好填补产业结构的空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王上治建议,要建设蓝色种业高端平台,打造深远海新型养殖示范点,实现从养殖、捕捞、加工,到销售、物流等环节数字化精准控制。

湛江是台风频发地。王上治建议,要以徐闻为试点,成立台风灾害防治研究所,开展综合性研究,培育抗台风作物品种;发展抗台风型基础设施,催生防风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研究数字化“台风智防”体系,提升精准高效防御能力。

大力建设专题博物馆等文化产业。王上治表示,要依托麻章金牛岛、雷州九龙山、廉江高桥等红树林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红树林主题博物馆”;依托湛江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扶持建设一批上规模、有特色、有影响的农林牧副渔专题博物馆或展览馆;建造粤桂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青年运河展览馆,整合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优化湛江空间布局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如何优化湛江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陈勇代表九三学社湛江市委员会在会上发言,深入剖析城市架构先天不足、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等问题,为优化湛江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建言献策。

陈勇建议,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建立“多规合一”的空间平台。构建全域规划体系,实现全市规划“一张图”,加快中心城区统一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按小城市标准规划的中心镇建设。各县(市)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选择一个区位条件好、经济和人口规模大的乡镇设置为县域副中心,打造就近转移农民、推动农民市民化的有效载体。

突出特色、组团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陈勇建议,要构建合理产业格局,以广东湛江临港大型工业园为双核心,以主城区为科技源,打造产业支撑核;依托奋勇高新区、雷州、徐闻等区域园区载体打造产业拓展带;依托麻章、赤坎、遂溪、廉江等区域园区载体打造产业优化带;依托霞山、坡头、吴川等区域园区载体打造产业服务带。要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按照“一县一园区、一园一特色”思路,扶持做强本土龙头企业,形成错位发展格局。比如,吴川可聚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和滨海旅游业,并利用空港经济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徐闻可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打造广东对接海南的门户城市。同时,鼓励组团协作、抱团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合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如何统筹安排、强化保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陈勇建议,要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社会民生设施用地;重点保障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用地。要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供应。要盘活中心城区存量低效用地。

如何完善配套、优化服务,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陈勇建议,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加“一湾两岸”联络通道一至两条,疏解东西两岸交通压力。结合高铁站建设,补充商贸、会展、大型文化设施等功能和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合广州湾旧址、赤坎老街等保护开发,打造高品质城市文商旅服务中心,同时以金沙湾、海田、调顺岛、海东新区为重点建设环湾主中心,打造城市商务金融中心、城市创新服务中心和城市消费休闲中心。

做好海洋文章

助推湛江高质量发展

“湛江海洋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海洋及港口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正当其时。但还存在海洋功能规划不适应发展要求,城市发展占用大量港湾港口黄金岸线,海岸线资源被人为破坏,海洋高技术产业和人才匮乏等问题。”戚怡代表湛江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致公党湛江市委员会在会上发言。

做好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建设美丽滨海城市。戚怡建议,要优化海岸带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出台《湛江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湛江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推进滨海旅游公路建设,同时实施海岸带整治修复和绿道建设。推进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系统治理,打造城市生态海岸,建设生态海岛,提供多样化的城镇亲海空间。

要高位谋划湛江海洋经济发展定位。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海洋医药、海洋装备、海洋新能源、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领域,加快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湛江国际水产城,推动传统渔业与电子商务、滨海旅游相融合。谋划建设湛江南方水产种业基地,建造智能化海洋牧场,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洋旅游”等融合类新业态。升级改造渔港,建设全球性的渔港经济区。利用钢铁产能和船舶众多的优势,引进大型船舶修造企业发展海洋装备产业。做好滨海旅游规划,推动海洋渔旅融合发展,活化利用渔业生产过程、渔民生活场景。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院校体系

推动湛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目前,湛江现有市属高等职业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29所(含技工学校6所),全日制在籍学生约10万人。“我市职业教育仍存在包括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尚未凸显、专业设置落后、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有缺陷以及职业教育保障不足、办学质量不高等。”庄小健代表农工党湛江市委员会在会上发言。

庄小健建议,要加强职业教育建设统筹,包括教育发展规划、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发布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紧缺人才等目录清单,指导职教系统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成立多方参与的实体化组织,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调整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院校体系。庄小健建议,要在“十五五”规划中重点加强中专高职院校调整,立足湛江海洋经济产业、化工、新能源等专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整合湛江卫校、中医学校、廉江市卫校资源(保留中职部),培养中西医医疗、护理、医药等高职卫健人才。整合湛江财校、湛江艺校专业资源,培养基础教育、文广商贸旅艺人才。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从“就业为主”转向“升学与就业并重”。

强化政策扶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新路径。庄小健建议,要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新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支持重大建设和改革项目。充分利用上级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实施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动态调整机制。教育部门牵头,人社、经信、宣传等部门配合支持,形成合力,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

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打造文旅产业集群赋能城市更新

“当前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文旅产业的发展、城市更新的赋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改造进展较慢且不够全面,效果不明显;老街保护意识不强,设计方案把控不严,街区的风貌整体性难以维持;保护资金严重短缺;缺乏系统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制度、设计施工规范、法律约束的强制手段和技术指导。”陈小丹代表民革湛江市委员会在会上发言。

保护传统城市肌理,让历史文化街区“旧貌换新颜”。陈小丹建议,要深挖湛江人文价值和消费商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扩大修复赤坎老街范围。把三民路、三和社区纳入保护修复范围,在老街区范围内有计划地恢复、挖掘、吸纳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元素,以全景呈现古商埠的历史文脉,成为城市活态博物馆。针对赤坎老街的保护,应采取“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3个圈层的保护模式。

要尽快启动修复霞山东堤、汉口路一带的骑楼风貌,保持建筑风格的延续性。围绕霞山法式风情街周边的5栋历史建筑,结合广州湾历史,打造一条集历史文化、美食、艺术、时尚、浪漫为一体的湛江本土特色的法式商业步行街。在老街运营中,注重文化与旅游融合,历史与现代融合,传统与时尚融合,传播与体验融合,在延伸内涵中塑造湛江的历史文化名片。

产业集群“数质并重”,文旅赋能城市更新。陈小丹建议,要积极融入新时代特色和现代经营理念,保护街区蕴含的民俗活动、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老字号品牌集聚,构建文旅新场景,融入体验式文创。要加快老街夜经济发展,把赤坎古商埠打造成夜经济示范街区,举办夜间文娱活动,丰富“夜娱”生活,增设夜间外摆摊位,激发“夜购”潜力,实施景观亮美工程,提高“夜景”体验。围绕赤坎古商埠民国骑楼和明清住宅的建筑特色,打造以骑楼街景亮化为主的沉浸式夜景。

提质升级文旅品牌,人文汇聚共建展示平台。陈小丹建议,要通过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伙伴关系,依托大平台推动城市格调品牌营销推广。发起艺术商圈行动,通过整合商圈、政策资源,引导品牌首店、概念首店、旗舰首店入驻落户,提升街区形象、街区面貌、活动推广。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微改造等方式围绕建筑加固修缮,以及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政协委员 履职尽责
  • 兑现“民生清单” 提升“幸福指数”
  • 千吨产线技改升级 再次突破PHA量产瓶颈
  • 市妇联携手恤孤助学会助力困境学子
  • 中华白海豚“组团”戏水湛江雷州湾
  • “村”意盎然的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