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低空经济,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湛江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发展,2024年9月,湛江市推出《湛江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并成立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
“湛江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多重优势,如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发展低空经济大有可为!”湛江市政协常委、重庆市广东商会执行会长、重庆市广东湛江商会会长、重庆国际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华辉提出《关于发展湛江市低空经济的建议》。他认为,“加快推动我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湛江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庞华辉建议,要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化低空飞行网络。要加快构建“1+4+40”机场体系。湛江吴川国际机场作为粤西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应加快其通用航空功能的完善,将其打造成为集商业航空与通用航空于一体的综合性机场。同时,根据湛江地理分布和产业发展需求,规划并建设4个通用机场,以及40个直升机起降点,形成覆盖全市的低空飞行网络。推动低空飞行与湛江吴川国际机场、雷州等通用机场开展联运,打造覆盖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等三大战略区域连通的航线网络,构建“空中一小时交通圈”。构建智慧低空飞行服务系统。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实现飞行计划申报、空域使用审批、飞行监控、应急救援等功能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系统整合,提高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要优化地面配套服务设施。在全市三甲医院、重要交通站点、高层建筑、主要学校、4A级景区和大型工业企业等关键区域,规划并建设直升机起降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提供及时有效的空中救援服务。同时,鼓励新建住宅、商业楼宇等建筑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低空基础设施的接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预留空间。
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包括低空经济与海洋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湛江海洋资源优势,推动低空经济与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发、海上风电运维等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利用低空飞行器开展海洋资源监测、海上巡逻执法、海上救援救助、海上风电设备巡检等业务,提高海洋产业运营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低空经济与旅游业融合。开发多样化的低空旅游产品,如海滨低空观光游、海岛低空探秘游、火山地貌低空体验游等。加强低空旅游线路规划与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低空旅游品牌。同时,结合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举办低空飞行表演、航空体育赛事等,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产业吸引力与竞争力。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区。依托湛江吴川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区域,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吸引航空制造、航空服务、无人机研发等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园区内应配备完善的研发、生产、测试、培训等设施,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强化支撑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方面,制定和出台低空经济专项扶持政策。对低空经济企业,依照规模等条件,给予一次性落户奖励,以及税收减免、资金补贴、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加大对低空经济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用于支持低空经济项目的研发、生产、运营等阶段。通过基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投资低空产业项目,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依托湛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具备低空经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举办无人机操作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培育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型人才支撑。制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低空经济领域的顶尖人才来湛工作。通过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
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城市低空经济形象。通过举办低空经济发展论坛、航空航天展览、飞行体验活动等,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湛江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与潜力,展示低空经济发展成果与应用场景,提升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要加强市场推广与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航空航天展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与国内外航空企业、旅游企业、投资机构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汇聚湛江,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