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陆海统筹 向海图强 打造“海上新湛江”

2025-02-27 13:0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吴逸然

雷州西海域海洋牧场上,一排排深水网箱整齐排列,蔚为壮观。 本报记者 张锋锋 摄

中共湛江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任务,打造“海上新湛江”成为全会报告的关键词。湛江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海洋产业基础扎实,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因而打造“海上新湛江”,是落实国家和广东省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湛江作为海洋大市,正迎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加快打造“海上新湛江”。

强化科技创新

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科技创新是湛江海洋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目前,湛江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湛江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同时,湛江还积极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然而,湛江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海洋科技人才短缺和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不够顺畅等问题。为此,湛江要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湛江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政策支持。湛江应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的水平。研究设立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海洋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加强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和引进海洋科技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队伍。一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海洋科技人才,为湛江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的水平和效能。同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机制,积极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工作,加强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优化产业结构

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湛江海洋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湛江的海洋产业基础较为坚实,涵盖了渔业、港口物流、海洋工程装备、滨海旅游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湛江积极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这为湛江打造“海上新湛江”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但湛江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要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第一,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新兴产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湛江而言,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提升海洋经济的附加值,还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湛江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并依托湛江现有产业基础,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产业向深海前沿领域拓展。

第二,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抓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湛江是传统渔业大市,拥有庞大的养殖规模和完善的水产精深加工体系。湛江应大力落实《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35年)》,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推进渔业智慧化和绿色化转型,加强水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水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水产龙头企业,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同时,推动海洋牧场与现代渔业、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的海洋牧场经济新业态。

第三,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建设高水平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湛江应整合优化滨海旅游资源,加强滨海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打造市区海湾特色都市旅游发展核和特色滨海旅游产业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湛江段的建设;提升滨海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一批知名滨海旅游品牌;同时,还可以加强海洋产业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滨海文化旅游产品。

加强陆海统筹

推动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

加强陆海统筹是实现湛江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陆地与海洋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陆海统筹的核心在于实现陆海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通过加强陆海统筹,将陆地上的科技、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与海洋的丰富资源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同时也拥有丰富的陆地资源,通过加强陆海统筹,湛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海洋与陆地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陆海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是制定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明确开发方向和重点,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二是加强对海洋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资源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三是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海洋生态敏感区和重点保护区的保护,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制度。在陆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注重加强绿美保护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同时,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第二,深化产业融合,推动陆海经济协同发展。根据湛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湛江海洋产业和陆地产业的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海洋产业应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港口物流、海洋工程装备等,打造现代化的海洋牧场产业链;陆地产业则应加强与海洋产业的联动,发展配套产业,如农产品加工、物流等,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通过陆海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第三,强化设施建设,构建陆海联动发展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是陆海统筹的重要保障。湛江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陆海交通网络,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水平。包括加快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加强港口物流园区设施建设,提高陆海联运效率,为陆海统筹提供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和集疏运效率,推动湛江港由大港向强港转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湛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海洋,逐梦深蓝;以更坚定的步伐,推进陆海统筹、向海图强,朝着“海上新湛江”的宏伟目标迈进。我们相信,湛江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将在海洋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在浩瀚的南海之滨,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系中共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讲师)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招商朋友圈不断扩大
  • 瞄准“四绿一蓝” 推动湛江稿质量发展
  • 推动特色水果扩大出口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 逛花田留倩影
  • 赤坎:绿美乡村齐共建人大代表植新绿
  • 春雨润如酥 纷扬洒港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