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2024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空气质量“领鲜”全省;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天更蓝 水更清 景更美

2025-02-19 14:0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黄艺文 图/记者张锋锋

2月18日,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以及相关工作情况,并就记者提问进行了回答。

湛江港湾美如画。

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2024年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提质。2024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六项主要污染物全面达标,综合指数2.56。AQI达标率为97.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1.4微克/立方米,连续5年稳定优于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值。去年,我市AQI达标率和PM2.5浓度均超额完成省下达考核目标任务(AQI达标率≥96.1%,PM2.5浓度≤22.0微克/立方米)。

我市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完成省下达的85.7%的考核目标,其中,黄坡和黄竹尾水闸2个国考断面、大水桥河文部村和大水桥水库2个省考断面均比年度水质目标提升1个类别。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湖光岩湖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全省2个湖库类型之一,也是我市第一个申报成功案例。

我市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95.4%,超过省下达92.1%的水质目标,位居全省前列。金沙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近岸海域水质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湛江污染防治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我市工业移动面源协同治理,系统推进大气污染防控。我市大力推进工业源污染物减排,加强面源精细化管控,严打露天焚烧秸秆、垃圾和违规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开展施工扬尘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和道路防尘常态化联合执法。

湛江“工程+管理”双拳出击,扎实开展水环境整治。我市“一断面一方案”推进断面水质攻坚,逐个流域编制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单并每月动态更新,强化对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滞后重点工作分析预警,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提升水质;推动鹤地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其中纳入省年度重点攻坚任务的营仔国考断面月均达标率提高了16.7个百分点,黄竹尾水闸国考断面月均达标率提高了8.3个百分点。

我市陆域海域统筹管控,近岸海域与人居环境同步优化。持续推进雷州三吉湾、徐闻外罗湾、吴川博茂港湾等美丽海湾创建,基本完成新一轮全市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及重点入海排污口溯源工作,摸清入海排污口底数;推进海水养殖污染治理,全年对28个重点入海排污口、20条入海河流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将超标情况推送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督促抓好整改;全市已基本建立岸滩垃圾清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垃圾清理工作台账,我市近岸海域水质逐步改善。全域12149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率为68%,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湛江“无废城市”建设提速,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我市连续多年在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省级评估工作中获得优秀成绩。

赤坎金沙湾。

降碳减污做法创新

2024年,我市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湛江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制定针对性措施,部署强化源头管控、重点领域减排、深入治污、创新示范等四大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指导帮扶,主动向企业宣贯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申报政策,激发企业治污减排动力;积极配合工信部门推动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重点企业减污降碳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重点行业单位产值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造纸行业累计下降30%以上,电力、水泥和石化行业累计下降率均超过20%,钢铁行业累计下降率超过5%。

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指导控排企业按时规范填报碳排放数据,连续六年履约率达到100%。2024年,我市超过70%控排企业配额出现盈余,全市配额总盈余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60.62万吨,同比增长36.92%,折合当前市场价卖碳可获得经济收益约8000万元,这是我市自2021年度碳交易首次扭亏为盈以来,在全省碳市场再次迈上新的台阶。我市降碳减污的好经验好做法被《中国环境报》《广东生态环境》宣传报道。

保持海岸环境整洁 提升滨海旅游体验

近年来,我市主要从建机制、强督导、抓落实等方面着手,清理海上和岸滩垃圾。建立“第三方服务+志愿净滩+政协民主监督”的垃圾清理长效机制。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在金沙湾海域内常态化巡回,全覆盖打捞清理海上和岸滩垃圾。开展志愿净滩活动,市直90个单位分别包干1.2公里左右岸段,定期清理岸段垃圾。

同时,社会志愿者、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纷纷加入志愿净滩活动。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对全市41段沙滩实施“滩长制”,391名市县(市、区)政协委员担任“督长”和责任委员,对岸滩垃圾巡查监督。定期对重要海岸段开展无人机巡查航拍监管,各县(市、区)实施镇村网格化管理,安排专人分区包干,落实清理责任。目前,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公众参与、齐抓共管的海上垃圾清理体系,用最少财政资金,持续保持了海上和岸滩整洁。

生活环境安全宜居

保障“住得安心”,关键是要落实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确保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始终把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作为工作重点,采取系列举措,筑牢安全屏障。包括抓好“一批企业”,防范新增污染。抓准“一本台账”,确保应调尽调。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机制,制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报告评审工作指南。对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每季度动态更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基础信息台账,推动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110余个地块土壤调查,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超过400万平方米安全用地。抓实“一张清单”,降低周边影响。推进8个纳入优先监管清单的地块污染管控工作。指导县级政府批复设立4个地块管控区域,统一设置告示牌,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人管控主体责任。抓严“一个名录”,防止违规开发。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云OA上线DeepSeek
  • 我市抓实“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
  • 徐闻新寮镇:圩镇展新颜 群众笑开颜
  • 雨水节气 气温开始回升
  • 南桥河畔宫粉紫荆盛开 粉白云霞染春色
  • 湛江民营经济: 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撑起高质量发展“参天大树”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