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市场是华南乃至国内近代罕见的一座大跨钢筋混凝土建筑,是中外建筑技术交流的重要案例,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大跨拱券与八角端部的集中式空间,让人仍能想到这里昔日人群汇聚、热闹喧嚣的菜市景象,令人惊叹。”2月16日,“港城今昔 霞山风貌”专栏编务单位湛江南州文化组织朱发文、蔡为哲等建筑遗产领域专业人士对八角楼内部进行现场调研时评价。
八角市场大跨空间呈现出力与美的结合。通讯员朱发文 摄
朱发文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关注八角市场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建筑技术。蔡为哲来自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热心于家乡近代建筑群的研究和科普工作。
八角市场的保护利用一直牵引着广大市民和研究者的目光。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注意到八角市场的独特价值,在霞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与湛江市市场物业管理总站霞山站东风分站的帮助下,依托广州思勘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对八角市场进行三维激光扫描测绘。
现场调研中提出对未来保护利用的建议和期盼,一是精细化保护、创造性活化,对建筑进行结构加固和细致修缮,延续其原有内外通透的流动空间,彰显大跨度结构魅力,让这座本土爱国建筑师梁日新的杰作再焕光彩。二是将八角市场、骑楼街区与霞山近代建筑遗产群作为紧密结合的整体,向外追溯其关联全球建筑文化的“世界性”,向内深挖湛江作为滨海宜居与旅游城市、海鲜之都的故事和价值,由点及面地开展霞山遗产群的活化。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