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达标,“十二五”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头戏
今年年初,杨景、李可文等几名湛江籍的省人大代表向省人大提出关于加固江海堤围除险工程的议案,议案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列为省人大今年重点督办的三大建议之一。省政府提出“2015年前完成保护农田万亩以上江海堤围除险加固”目标,省水利厅有关工作人员前两日专门来到湛江,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进行跟踪落实。
据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建成介绍,海堤达标工程已成为广东“十二五”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前段时间,省水利厅已经启动加快重点江海堤围除险加固建设规划,目前已基本形成规划成果。此次省政府将牵头组织相关调研组,对相关地市的万亩以上海堤进行深入调研,旨在对海堤建设的规模和资金额等提出相应建议,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万亩以上海堤的加固达标建设。
湛江千里江海堤围工程的除险加固,终于看到了曙光。
为了顺利与省级规划对接上,我市已编制完成了保护农田万亩以上重点江海堤围除险加固规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支持。近期将尽快制定全市江海堤围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各级财政能力、群众自筹资金能力和工程危险程度,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步实施。
创新思路 打造海堤观光风景线
虽然省提出“2015年前完成保护农田万亩以上江海堤围除险加固”的目标给湛江江海堤围加固除险带来了曙光,但湛江并不就因此而高枕无忧。据水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湛江全市还有很多是保护农田万亩以下的江海堤围,这些堤围均由乡镇、村委会管理,有三成左右堤围无人管理。同时由于政策限制,农村部分堤围养护管理费用无法收取,部分江海堤围属于“六无”堤围:无管理人员、无维修加固正常资金、无管理房舍、无水文洪潮观测设施、无通讯和交通工具,无抢险进出堤围的公路。可以说,这部分堤围最为危险,防洪能力最弱。以后如何筹集资金对这一部分堤围进行除险加固?
在昨天举行的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专家和水务部门工作人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把除险加固与海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在这方面湛江已有成功经验,位于霞山的海堤兼城市防洪工程——观海长廊,不光创造出了通过发动企业捐款等社会集资方式进行除险加固的资金筹措方法,还向市民奉献了一道亮丽的新景观。
湛江正计划打造的环雷州半岛高等级公路也引起了大家的联想:“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将公路与海堤合二为一,既节约了资源,还提高了海堤的质量等级,又是不错的观光旅游资源。”
王建成则提出,海堤的除险加固要与防护林建设同步进行。此外,不要随意截弯取直、破坏海洋资源,尽量在原堤基础上修建,规划一定要切合当地经济发展实情,建设不宜过分超前。
省海洋与渔业局海域和海岛处调研员叶振腾提出建议,海堤的除险加固可与修路、植树造林、海岸修复、集雨抗旱、旅游休闲等结合起来,创新建设思路,让海堤既实用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