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将风貌管控提升作为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抓手。(4月3日《湛江日报》)
在艺术的殿堂中,工笔细描以其细腻入微、精雕细琢的笔触,将事物的形态、神韵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为人们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而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湛江将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作为重要抓手,同样运用了“工笔细描”般的技法,用心勾勒、精心雕琢,绘就了一幅美丽的滨海城乡新画卷。
“工笔细描”强调对整体布局的精心谋划。画家在创作工笔画前,会对画面的构图、元素分布进行深思熟虑,力求达到和谐统一。湛江在示范带打造中,坚持高站位部署,制定《湛江市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连片打造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各县(市、区)全覆盖打造110条示范带的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建设任务,如同为整幅画作定下清晰的框架。同时,聚焦入湛门户和重要交通要道,围绕典型镇、典型村连线成片,这种对整体布局的精准把控,使得示范带建设从一开始就有了“框架”,为后续的精细雕琢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笔细描”注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在绘画中,画家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每一处纹理、每一抹色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面对农房数量多、分布广的挑战,湛江创新央地合作、全域协同的新“打法”。动员中建、中交集团等重点建筑业央企,鼓励和引导建筑业国企和民企参与,明确助力企业与示范带的结对合作关系。在央企资金、技术、力量的优势作用下,各条示范带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多措并举确保每一处“描边”细节都得到妥善处理。文中所列的麻章区迈合村“体育墙绘”、廉江市大塘村“古建新韵”、遂溪杨柑镇“温馨场景”,这些都是对细节的精心雕琢,让每一个村庄都独具特色。
“工笔细描”更追求整体效果与个性表达的和谐统一。画家在完成画作的各个部分后,会进行整体审视和调整,既保留各部分的特点特色,又使画面的色彩、线条、元素相互呼应,达到和谐之美。湛江在示范带打造中,坚持“带、镇、村”联动,强化“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推进示范带连片打造专项行动与典型镇村协同建设,同步开展“三线”整治、撂荒地复耕、绿化美化、村庄清洁等工作,既从“画中人”角度审视细节之微,又跳出“画”外把握宏观上的“画风”和谐,这正是湛江“工笔细描”推进示范带建设的巧妙所在。至于选定8条标杆示范带,持续优化提升,发挥其示范功能和样板作用,则又似到了“上色”阶段,先将几个标杆示范带进一步“锦上添花”,再引得全市110条示范带“百花争艳”。
湛江在城乡风貌示范带打造过程中,凭借“工笔细描”的新打法,已勾勒出“百千万工程”的动人图景。接下来,要进一步在“技法”创新上下功夫。例如,在布局谋划上引入“AI作画”,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让风貌带的“构图”与产业带的“延伸”有机结合;雕琢细节时,来一场“直播监工”,不仅能广泛收集村民、网友对示范带整体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优化,还能借新媒体平台打造现象级“网红”,让示范带建设更具“人气”与“流量”,为后续文旅开发埋下伏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持续优化“工笔细描”的技法,湛江定能在“百千万工程”的画布上,绘就更具魅力、更有活力、更能圈粉的城乡风貌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