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杨社区高屋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先租后让’方式成功入市后,投资方已支付了两年租金,每年67万元,目前已有大型超市等进驻。”今日上午,吴川市塘尾街道高杨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高华新对记者说。
记者从吴川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位于吴川市塘尾街道高杨社区高屋村G228国道南侧、面积约23.79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于2024年12月24日以2610万元摘牌成交,成为湛江市首宗“先租后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案例。
该宗地入市年限39年,其中租赁期限为8年,成交楼面地价762元/平方米,溢价率为33.85%。据介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民集体以土地所有权人身份通过公开的土地市场,依法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在一定期限内有偿使用的行为。
据高华新介绍,自1996年以来,该宗地已闲置28年,因用地手续不全等原因,相关工作一直难以推进,村民对土地开发的意愿强烈。2023年,自然资源部印发《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方案》(自然资办函〔2023〕364号),明确支持湛江市吴川市开展入市试点,承接入市试点任务。2024年,吴川市人民政府印发《吴川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细则(试行)》,明确“鼓励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方式供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其中“先租后让”的供应方式是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分成前期租赁和后期出让两个阶段,有效匹配企业运营周期并解决用地成本较高等问题。
为此,高杨社区合理利用政策,与村民反复沟通,拆除了22栋违建。吴川市自然资源局协助村集体解决了未办理用地手续等历史遗留问题,并将该宗地纳入入市范围。经过详细核算,在扣除土地前期开发、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土地补偿费等成本后,村集体可获得的入市收益,远高于周边同等条件下均价的年租金收入,也符合村集体50万元/年的预期价格。
吴川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杨旭明表示,下一步,吴川将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强入市政策供给,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要素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量发展集中。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