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8日下午召开的银行机构助力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湛江市政府与各银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年总授信额度2.11万亿元;12家银行与24家企业进行授信签约,为签约企业提供合计459亿元的授信额度,重点支持我市“四绿一蓝”等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签约,在湛江搭建起政银企沟通交流的新平台,开辟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渠道,聚“金融活水”,促“产融结合”,润“新质生产力沃土”,让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不断激发经济活力。
引金融“活水”,解企业发展之渴
当日,活动现场暖意融融。场内,政府、银行和企业代表就金融投资、重点项目、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场外,银行机构专业人员现场“摆摊设点”,通过银企对接、洽谈交流以及参观推介等多种形式,针对企业需求进行解答和指导。
此次签约的银行机构,既有国有大行的“压舱石”作用,也有股份制银行的创新活力,更包含深耕本土的法人机构,同时还有政策性银行服务国家战略的精准发力。合作协议总授信额度高达2万亿元,重点聚焦“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湛江”等主战场,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其中,市政府与广东省农行已经率先于今年1月8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湛江地区重要金融力量,农行湛江分行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紧扣“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服务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超650亿元,贷款规模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
引金融“活水”,解企业发展之渴。省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湛江正迎来“双区”建设、海南自贸港联动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巴斯夫等重点项目逐步建成投产,广湛高铁即将贯通,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重点航段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既需要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各金融机构要当好实体经济的“输血泵”,架起普惠金融的“连心桥”,打造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澎湃动力。
金融总量保持粤东西北第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近年来,湛江积极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集聚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组织)120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总量保持粤东西北第一。
2024年,湛江银行业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各项贷款规模连续四年在粤东西北排名第一;2024年全年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2个百分点(高于珠三角地区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白名单”项目数、授信金额、放款金额均居粤东西北第一,为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各省行及辖内银行机构聚焦我市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赋能我市制造业创新升级方面,2024年末湛江辖区制造业贷款余额508.73亿元,同比增长22.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3.4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居全省第1位。辖内银行机构累计为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廉江核电4个千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提供授信907亿元。
在促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方面,辖区银行业机构创新支农助农产品、丰富乡村金融供给,推动信用村“整村授信”,创新开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整园授信”。信用村“整村授信”覆盖率100%,授信金额381.17亿元。
“支持湛江高质量发展,既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晓勇说,各银行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与湛江发展战略有机衔接,聚焦重点领域,精准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进。同时,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湛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不断优化金融供给,持续提升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