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群众踏青出游、扫墓祭奠、自驾出游等出行活动增多,为全力做好假日期间交通保障工作,湛江交警发布假期出行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错峰出行。(据4月2日《湛江日报》)
受祭扫、踏青郊游等因素影响,清明小长假的出行热度在飙升,让文明安全成为假期出行的另一种“风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从遵守交通秩序开始,从人车各行其道做起,共同为湛江畅行加分。
遵守交通信号灯、礼让斑马线、不随意变道等,是分分钟就能做到的。总体上讲,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在湛江蔚然成风,绘出了文明交通的新秩序,这是持之以恒“治出来”的。如何走出“整治——反弹回潮——再整治”的怪圈?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假期交通出行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对症下药”,打好“组合拳”,使出连环招,倒逼每个人将文明安全行车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当下,人们在谈到改善交通环境时,“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违停”等行为饱受诟病。在严管严治的同时,更应通过立标杆、树典型,让好司机、好行人的“好人效应”带动更多的交通参与者争做好人,个个礼让谦行,人人遵章守法,继而形成正能量的“水波效应”。
让文明安全出行蔚然成风,习惯的形成在于坚持,归根结底,需要自律、他律,更得靠法律推动。在文明安全出行上,《道路交通安全法》《湛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规定不可谓不细,要求不可谓不严,关键要拿出法治姿态,不断强化法治手段,创新治理模式,倒逼每个人将规则意识入脑入心,让“开车有敬畏、骑车有路德、走路有礼仪”的“湛江规矩”真正转化为自觉行动,久久为功而“习惯成自然”。
文明安全出行,人人都做遵纪守法、敬畏规则的人。法治教育不停步,强化执法不手软,社会监督不懈怠,把三管齐下的思路坚持下去,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强化和固化人们脑海里安全行车、文明出行的准则,就一定能庇护好生命安全、守护好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