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湛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走进湛江市第二中学总校区,开展“小头盔大安全”交通安全主题宣教活动。(4月1日《湛江日报》)
在交通出行的诸多要素中,头盔虽小,却在关键时刻能成为保护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湛江将“开展中小学生‘三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养成教育”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的背景下,做实“小头盔大安全”交通安全教育宣传,不仅十分必要,更是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的关键一环。
安全教育与习惯养成相辅相成,安全教育是习惯养成的重要内容,习惯养成则为安全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小头盔大安全”宣传教育能帮助学生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佩戴头盔的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交通安全理念。日前,交警走进校园开展“小头盔大安全”交通安全主题宣教活动,通过砖头砸头盔、西瓜对比实验等生动演示,巧妙地将晦涩的物理防护原理转化为学生们易于理解的安全认知。这种体验式教育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说教,效果无疑更加显著,能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这也提醒着,要积极在宣教方式创新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模拟交通事故场景,让参与者“亲身经历”事故发生瞬间,直观感受不佩戴头盔的严重后果,从而在内心深处敲响安全警钟。此外,要组织编排一批交通安全主题的小品、相声、歌曲等文艺节目,将安全知识融入其中,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既能吸引观众注意力,又能让安全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其次,要拓展宣传渠道,实现宣传教育的全方位覆盖。在互联网时代,线上平台是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交警部门应积极与湛江日报新媒体平台合作,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微短剧,以动画、案例解析等形式普及头盔佩戴知识,显著有效地提高相关短视频在湛江本地民众中的曝光度、覆盖面。同时,在湛江云媒移动客户端等本土主流平台上开设交通安全直播课,邀请交警、专家进行线上讲解,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观看,甚至可以在周末直播学生代表跟着交警到路上劝导佩戴安全头盔的场景,增强互动性、体验感。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车载屏幕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让人们在出行过程中随时随地接受安全教育。
最后,要构建家校社联动机制,凝聚“小头盔大安全”宣教合力。学校应将“小头盔大安全”宣教纳入日常教学体系,作为落实“三个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学校要鼓励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交通规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也不能当“旁观者”,要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上下学高峰到学校周边关键点位,提醒家长和学生佩戴头盔、安全出行。交警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头盔是守护生命的“保护伞”,做好“小头盔大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要提高站位作为落实民生实事项目去办好办实。要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佩戴头盔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