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作为学生日常营养的重要来源,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学习效率及长期健康具有深远影响。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聚焦“校园餐”的供餐质量、管理水平以及营养均衡等方面,纷纷提出具体建议,推动“校园餐”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确保学生能够享受到健康、美味、营养的午餐。
提升“校园餐”供餐质量和管理水平
“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前,市教育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强调必须压紧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严格落实陪餐制度,对学校食堂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时预警。”
市政协委员林琳坦言,近年来,湛江市在“校园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湛江市中小学陪餐制度》的出台,有效加强了对“校园餐”质量的监督管理,但在营养均衡、食材质量、口味多样性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林琳建议,借鉴先进经验,制定湛江市学校午餐管理规范,明确营养标准、食材采购及加工制作等要求。同时,为学校食堂配备专业营养师,设计符合学生生长需求的菜单,并定期更换,增加菜品种类和口味多样性。
此外,林琳还强调,要加强食材采购与加工制作的监督,完善陪餐制度,并推广“食育”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她特别提到,应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校园餐”福利,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营养午餐。
确保校园食品营养均衡 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林琳所提出的通过加强监测和管理,提升“校园餐”质量的想法,与市政协委员颜斌的想法不谋而合。
颜斌坦言,在前期调研中,他发现我市很多中小学校食堂依然存在饭菜高盐、高糖、高脂、食材不新鲜(多为冰冻肉)等问题。“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未来,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保障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校园食品的营养价值,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在他看来,提升校园食品营养价值,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管理。除了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学生带量食谱制定与公示制度外,还应该为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或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实施学生营养干预措施。
此外,还要借互联网直播食材加工、公开菜品开支,建立沟通机制、公开举报渠道,家校社携手盯紧食品安全。食材供应链与供餐单位严守规范,要与国企合作保源头质量,仓储、运输步步精心;供餐单位持证经营,人员持证上岗,严控采购源头,禁入问题产品。
除了加强食堂的监管以外,颜斌认为,加强中小学生食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他建议学校应该根据年龄段和学习情况,让学生们参与到膳食的制备和发放当中,了解食物从初加工、熟加工、发放的全流程,更加倍感珍惜食物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