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科炼化获湛江市工业领域首批“无废工厂”命名授牌,入选湛江市首批十个“无废细胞”之一。
中科炼化厂区。通讯员林江海 摄
2024年,中科炼化积极参加湛江市首批“无废细胞”工业领域“无废工厂”建设活动,从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无废工厂”宣传教育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了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双赢。
做实源头管控“减法”,走活降本增效“一盘棋”。中科炼化加强源头管控,从多个环节深挖降本潜力,持续推动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固废逐年减少、危险废物处置运营成本降低。他们密切关注蒸汽裂解装置碱洗塔裂解气中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含量变化,在严守产品质量合格的同时,通过多次实验仔细调整注碱量,最终确定碱液和强碱配水合理减少量,既避免了下游设备腐蚀、催化剂中毒、管线冻堵、产品不合格等现象发生,又减少了装置源头投入和废碱产生。通过优化裂解气碱洗操作,全过程合理减少32%新鲜碱液用量和强碱配水量,实现碱渣量逐年递减。其中,2023年同比削减碱渣量60000吨,2024年同比削减碱渣量2467吨。此外,他们积极开展污水场生化处理污泥的危险特性鉴别工作,在经过专家论证煤掺烧路径可行性后,通过将生化处理污泥实行脱水干化后开展掺烧,在实现规范处置同时高效回收污泥热值,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并大大节约了处置成本。
中科炼化厂区海域,鹭鸟翩飞。通讯员林江海 摄
做足资源利用“加法”,变废为宝促进循环经济。中科炼化在资源利用上下足功夫,采用绿色替代及科研攻关方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他们通过采取厂家回收、循环使用“三剂”包装桶和采用槽车运输加氢装置开工硫化剂等措施,每年削减200升的废桶约 14000个,共260吨。通过优先采购大包装“三剂”,削减小包装“三剂”废包装桶的产生,每年削减废包装桶约52吨,实现了费用削减和资源循环利用。此外,他们拓宽思路,依托产学结合,委托高校开展EVA装置乙酸乙烯酯(VA)废液回收利用实验研究,产学结合,校企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得出VA废液中多达50%的成分可实现回用的初步结果。下一步,中科炼化将推动中试试验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做好精细管理“乘法”,创建“无废工厂”新标杆。中科炼化成立“无废工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编制了“无废工厂”建设实施方案,对照创建目标找短板、挖潜力,制定固体废物减量指标和综合利用指标,并分解落实到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每月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创建情况进行检查、点评和阶段性总结,严格落实奖惩措施,有效推进创建工作落实。2024年,该公司完成废润滑油回收回炼、污泥属性鉴别与掺烧30项创建任务,24项主要指标完成良好,达到“无废工厂”创建要求。此外,他们加强教育培训,大力开展“无废”宣传。定期举办环保培训班,利用副班学习组织基层职工开展“无废工厂”理念和要求的教育培训,普及“无废”绿色理念。利用电子显示屏、视频展播系统、张贴海报等方式,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活动为契机,开展“无废工厂”宣传,提升全员环保意识和“无废”意识,培养绿色行为习惯。结合绿色发展相关主题,举办线上、线下特色社会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开放厂内环保设施,有效展示“无废工厂”创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