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通讯员邹景诗 供图
2月21日,中共湛江市赤坎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新的一年工作,强调要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抓手,锚定抓经济、抓民生、抓环境、抓作风“四个抓”主攻方向,聚焦“六个湛江”目标任务,加快打造“五新赤坎”,全力建设新时代湛江首善之区,为推动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交答卷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赤坎区委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城乡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持续向好,政治生态更加清朗,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赤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建平台、兴产业,经济大盘更加稳健。经济运行平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9.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全市“五连冠”。现代化都市产业体系持续向好,总部经济、先进制造业、科创产业入选广东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全年引进招商项目协议投资额65.14亿元,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3个。科创产业动能强劲,建成越秀(赤坎)科创中心,赤坎智慧港建成运营并引进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省科学院资源,广州数科AI产业园项目落地。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5.57亿元,同比增长35.9%,赤坎老街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融产业持续做优,全市约1/3的银行区域总部落户赤坎,金融机构(组织)总数占全市1/4。健康产业起步良好,岭南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基本建成。
优环境、提品质,城乡能级更加强劲。有序实施城市更新,旧大天然片区整体更新改造项目扎实推进;旧城改造成效显著,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工程已完成49个点位改造,新完成7个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抓好风貌提升,加快推进2条市级示范带改造,2个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调顺村、文章村先后入选全国、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着力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中心城区水生态治理子项工程赤坎片区基本完工。
解民忧、惠民生,服务治理更加优质。用心用情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试点建成投入运营,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人数超额完成任务;新增公办优质学位2495个,揭牌成立市8小、市29小两大教育集团;区中医医院迁建工程主建筑大楼顺利封顶,区妇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开展“先住院后结算”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道长者饭堂助餐服务全覆盖;群众安全感连续7年排名全市第一。
谋发展
全力以赴抓经济抓民生抓环境抓作风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首善之区赤坎如何精准发力,实现圆满收官?会议提出,今年赤坎区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不能低于全市的指标,必须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的责任感,“首善之区、走在前列”的使命感,全力以赴在抓经济、抓民生、抓环境、抓作风4个方面展现更大作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推动赤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面落实抓经济这一首要任务,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平台建设上提质效,提升平台承载力和吸引力;在产业集聚上增动能,做强科创产业,做优文旅产业,做大健康产业,做精金融产业;在项目引育上善统筹,坚持以项目落地论英雄;在要素保障上强改革,着力破解优质产业空间供给保障和项目建设投融资难题。
——全面聚焦抓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上展现更大作为。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擦亮“学在赤坎”、健康赤坎、全龄友好等民生幸福标杆品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守好安全稳定底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赤坎。
——全面夯实抓环境这一关键支撑,在增强聚人聚产能力上展现更大作为。打造一流的硬环境,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厚植绿美赤坎底色;打造一流的软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开放环境、法治环境,加快推动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与珠三角地区全面接轨。
——全面强化抓作风这一重要保障,在凝聚干群强大合力上展现更大作为。锤炼过硬干部作风,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不断擦亮“善美赤坎”品牌,激发深厚赤坎情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