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以及相关工作情况,并就记者提问进行了回答。(据2月19日《湛江晚报》)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去年,湛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成绩斐然,空气质量“领鲜”全省,AQI达标率高达97.8%,PM2.5浓度为21.4微克/立方米,连续5年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目标值,六项主要污染物全面达标。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完成考核目标,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湖光岩湖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95.4%,超过省下达目标,金沙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这些亮眼的数据,是湛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彰显了这座城市守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行动力。
湛江的生态成效,得益于系统且精准的治理策略。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工业源、移动源、面源协同治理,多管齐下。大力推进工业源污染物减排,完成涉VOCs企业分级管控评估和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对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严格抽检;加强面源精细化管控,严打露天焚烧、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水环境整治上,“工程+管理”双拳出击,“一断面一方案”推进水质攻坚,强化问题分析预警,推动鹤地水库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近岸海域治理做到陆域海域统筹管控,推进美丽海湾创建,完成入海排污口排查等工作,建立岸滩垃圾清理长效机制,近岸海域水质逐步优化。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更是一大亮点。八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推动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重点行业单位产值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超70%控排企业配额出现盈余,配额总盈余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经济收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这种创新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矛盾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协同共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湛江的实践充分表明,只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一定能实现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的美好愿景。在新的征程上,应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巩固和拓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果,让绿色成为湛江发展最亮丽的底色,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湛江力量,续写更加辉煌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