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前已食海鲜

海鲜,古称“海错”,意谓海中产物,错杂非一。追溯海鲜风味菜品的源头,虽无确切的文字依据,但根据1982年考古学家的考证,遂溪县江洪镇鲤鱼墩古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的食用过和未食用过的白螺、海月(窗贝)、瓦楞子(蚶)等8种贝类及食用过的鱼骨,证实距今7000年前雷州半岛上的人已懂得采拾贝类以供食用,应是国内最早食用海鲜的人群之一。秦汉时期,湛江人已开始使用舟辑等渔具捕鱼,公元前112年已普遍懂得在岸边打蚝和潜水采蚝。
翻开烹饪古籍资料,发现有关海鲜的记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饮食养生,二是烹饪技巧,三是海鲜菜品。尤以海鲜菜品的记载最为丰富。据史料查实,传统海鲜饮食烹制、调味方法、用料组合以及对火候的把握,都已自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