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虫缘何出洞?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信息与培训部高级工程师、部长劳赞:出洞是为了繁殖
沙虫集体出沙属于不正常现象,那么正常应该是怎么样?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信息与培训部高级工程师、部长劳赞率先从沙虫的习性中分析,湛江沿海的沙虫品种叫方格星虫,沙虫是在钻在洞里生活的,吃东西时从洞里伸出一截身子出来,它的身子上有很多触手,伸出来像葵花、千手观音一样去抓周围的泥沙,泥沙里面附着的有机物,沙虫将沙子吸下去以后,再消化吸收后再把不断地沙子吐出来,所以我们才看到沙虫的肚子里全是沙子。所以沙虫“出洞”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觅食。
第二个是环境原因:环境底子改变、水质太淡、气温太冷太热、药物作用,沙虫都会爬出洞“透气”。
第三个原因是繁殖。每年的4~9月份,正是沙虫的繁殖季节,沙虫的繁殖比较“奇异”,在每天凌晨的3~5点,已经“成熟”了的“男女沙虫”会从洞里偷偷爬出来,浮在水中,男的排出精子,女的排出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生成小沙虫,这些小沙虫在水中慢慢长大,在合适的时机,她们就会钻到沙里,继续“隐居”。
从我们现场捡到的沙虫来看,这些沙虫基本上都是“成熟”的沙虫,而且现在正是繁殖季节,所以我认为沙虫出来是正常现象”它们有可能是集体到这里交配,但为什么出来就回不去了?是环境污染还是沙虫自身体力不支所致,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
沙虫缘何回不去?
海洋与渔业局刘宏良高工:环境污染所致
沙虫出来觅食或是交配,这是它们出洞的原因,那为何会回不去呢?海洋与渔业局刘宏良高工详细地询问了村民附近海域的养殖情况,得知沙虫最早出洞的时间是一个月前,“据了解,当时正是很多虾糖消毒准备投放虾苗的时候,估计是排出的污水污染了附近的海域,使得对环境要求极高的沙虫‘中招’,没力再回到洞里。”
但是对于这一说法,当地村民也持不赞同的态度:虾塘的消毒和往年一样,是“例排”,用的消毒药也没变化,为什么往年没出现这种情况呢?
市环境保护局有关同志则认为,从现场来看污染不明显,具体是否是污染所致,受何物品污染,污染程度如何,还得有待检测结果。“由于海水的循环非常快,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这么久,现在取的样也和当初的不一样了,所以检测也有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