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排除局部环境污染所致
专家们正在研究沙虫不钻回地下的原因。张锋锋 摄
东海岛调山村海滩上,裸露在沙地上的沙虫奄奄一息,水面上泛黄的巨大泡泡使倒影清晰可见。 张锋锋 摄。
昨日,本报组织市应急办、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地震局、市药监局、市疾控中心、市质监局等7大部门,以及海洋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共15名领导、专家组成考察团,走进东海岛东山镇调山村调查“沙虫集体出洞”的原因。
实地考察:“湿”身寻沙虫 赤脚察环境
昨天,为赶在涨潮前到达现场,早晨7点半,考察队便从本市出发,8点许到达调山村海滩边,海水退潮露出的沙滩较少,很长一段沙滩还覆盖着潜水,不少村民已背着箩筐在捡沙虫和海螺。带路的谢副村长向考察队介绍,当天海水退潮的范围相对前几天要少,所以沙滩上能看到沙虫出沙的情况亦相对较少。最多沙虫露面为20-25日,近两天来相对减少。
考察队员脱下鞋袜,一脚深一脚浅地沿着海滩往深处走。最干的海滩边上搁浅了不少洗衣粉袋及其他生活垃圾。考察队再往深出走去,水中很快发现了一条爬出的生沙虫,同一位置飘来死去多时的白色沙虫实体。考察队再往海滩寻走,不难又发现露面的沙虫,有生的也有死去的。有的沙虫是完全离开沙子飘于水面,有的沙虫则露出半身,考察队员用手将其拔出,沙虫完全没有逃走的反应。巡海中发现多为体积大的沙虫。
除海水水面上出现了散开的一层薄薄油膜,以及海堤上出现一处村民的鱼塘、虾塘排糖的出水口外,并未发现其他异常。海洋大学教授将捡到的沙虫取样上岸,市环境保护局则提取20斤海水回局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