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蓝海”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范围涵盖湛江等14市,省发改委表示
湛江海洋经济深具发展前景
气势恢宏的湛江龙腾物流码头。林石湛 摄
■市委书记刘小华在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发展海洋经济。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为契机,用创新思路谋划海洋经济发展
■去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844.96亿元,在全省居第三位;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0.2万吨,总产值120.9亿元,这两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各市首位
■近年来,湛江“蓝色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已经初步形成海洋渔业、临海工业、港口运输、滨海旅游等产业相互促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发展格局
国务院近日做出批复,原则同意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这意味着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发改委表示,作为广东省重要的沿海城市,在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获批的背景下,湛江的海洋经济深具发展前景。
用创新思路谋划海洋经济发展
国务院在批复中明确提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要建设成为我国提升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
《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主体区范围涵盖了广东省全部海域和包括湛江在内的14个市,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8.4万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广东海洋经济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1.5万亿元,占到GDP总量的近1/4,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全省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此外,《规划》与周边多个经济区的交流互动也成为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一大亮点。国务院明确要求广东要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地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对接合作。努力探索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市委书记刘小华在中共湛江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发展海洋经济。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为契机,用创新思路谋划海洋经济发展,抓紧编制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政策,在注重保护海洋资源的同时,科学围(填)海造地,科学开发海岛和利用岸线,向海洋要资源,要潜力,要空间,加快做大做强‘蓝色经济’。
在巩固发展海洋捕捞、海洋养殖、海洋油气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海洋产业,特别要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船舶修造业,打造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