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到强海洋经济大省构建新平台
发展模式单一、资源利用不够集约,以及新兴产业发展乏力的多种不足,这都是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鲜明提出,“广东过去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现在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将来的发展更离不开海洋。”要“努力在国家的海洋开发战略中赢得先机”。如何赢得先机?在去年“两会”期间,汪洋、黄华华专门率队走访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等国家部委,亲自出面争取,省发改委和省海洋渔业局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去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广东与山东、浙江一并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为广东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跨越打造新平台。
借力国家战略,广东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将“建设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单列成章,提出“率先基本建成海洋强省,争当全国海洋事业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目标。
从产业基础看,201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829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7.8%,海洋经济总量连续16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海洋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软肋”也十分突出,在今年5月省委委员、候补委员专项视察珠江以东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粤东的沿海4市不同程度上有着发展模式单一、资源利用不够集约,以及新兴产业发展乏力的多种不足,这都是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和相关部门,研究落实规划的相关配套政策,从五方面着手,推动海洋经济试验区建设落到实处。”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我们将着力构建海洋综合开发的新格局,推进海洋经济试点地区建设;在经济发展上,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构建海洋区域合作新平台,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海洋经济发展新动力;与此同时,还将构建蓝色生态屏障,将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放在重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