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红树林鸟类数据背后的生态答卷

2025-04-06 09:4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龙飞腾

4月3日,“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称,近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2024—2025年最新鸟类调查数据公布,鸟类多样性及种群规模持续提升。

过去一年,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累计观测鸟类个体达178672只次,共记录到鸟类16目45科171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广东境内首次发现新纪录鸟类——线尾燕。这份亮眼的鸟类数据“年度成绩单”,不仅是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红树林之城”湛江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交出的优异“生态答卷”。

鸟类,作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的关键指示物种,对环境变化感知敏锐。它们的分布变化,如同生态环境变化的“风向标”,精准反映着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美誉,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极高的海洋生态系统。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面积广阔,为众多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所。其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海洋鱼类,更是候鸟们的充足食物来源。近年来,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从2007年的196种稳步增加至如今的316种,勺嘴鹬、黑脸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频繁现身,甚至成为“常客”,这些都生动反映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持续改善,对鸟类生存繁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湛江始终牢记嘱托,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红树林保护与发展工作。从提出擦亮“红树林之城”特色品牌,到加快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湛江;从制定《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21—2025)》等政策文件,到严格落实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利用工作;从推进退塘还林、滩涂造林等生态修复项目,到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红树林生态修复与保护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从开发红树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到探索蓝碳开发交易、种养耦合等绿色产业模式,湛江正逐步将红树林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展望未来,湛江应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红树林种植任务,加快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强化科技支撑,组建高端智库,建立生态大数据平台,为红树林保护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红树林开发利用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在蓝碳开发交易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拿出点“绿”成“金”的“湛江方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红树林精神”,提高公众参与度,凝聚全社会共同保护红树林的强大合力。

当红树林在海风浪潮中摇曳生姿,当万千鸟儿在红树林间翩跹飞舞,生态湛江是如此令人着迷。这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这座城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成果。从这份鸟类数据出发,生态湛江建设之路必将越走越宽,也越走越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湛江的这片“国宝”红树林将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典范,续写生态与发展的壮丽史诗,带动更多地区踏上绿色崛起的新征程。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 清明节:市民踏青承传统,悠享春日好时光
  • 童声诵家国 春日寄情思
  • 垂枝红千层树花开似火  游客踏青打卡
  • 加拿大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
  • 清明假期首日,市民游客热游金沙湾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