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市政协委员黎明: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25-03-26 16:01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 卓朝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更多人看到非遗、感受非遗、爱上非遗,推动湛江非遗在时代潮涌中不断赓续传承、焕新出彩,让非遗传承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破土之春芽在守正创新中绽放华光,是我们实施非遗保护传承、活化利用文化资源、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促进湛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项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重要工作。”

湛江市政协委员、湛江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黎明提出关于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黎明建议,要挖掘非遗丰富内涵,促进文旅融合。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是非遗保护带动经济增长,赋能社会发展,实现非遗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用新形式全新诠释开发旅游经济,让地方特色文化在大众旅游中焕发新生的新实践。要守护非遗,赓续文脉。持续健全完善保护体系,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推动非遗创新发展,着力构建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多元化的非遗保护新格局。加大保护传承扶持力度,充分激发非遗保护热情,为非遗与旅游融合提供更多资源、更大活力、更强功能。形成社会积极参与氛围,通过日常举办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接地气的非遗传播展示活动中,提高其“可见度”,形成全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热潮和非遗与旅游融合氛围。

要盘活非遗,以文塑旅。湛江的100多个非遗项目、3000多条普查线索和深厚的民间文化根植乡村渔港,源自劳动生活,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印记,是讲好湛江故事,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要从中挖掘特色内容、遴选优势项目,提取精华章节,在有效保护传承前提下,按类别、需求有针对性地梳理盘活,推动非遗与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

推动非遗产品、非遗演艺、非遗主题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电商等业态加速发展,引导传承人把项目、技艺、作品融入旅游空间,将有效激发非遗和文旅消费活力,推动产业跨越发展。要提升动能,利用非遗“好看、好听、好用、好吃、好玩”的特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传承技艺、传习经典、感知艺术、互动体验等多维度文化感知新场景,旅游为非遗搭建推介、交流平台,发挥提高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水平的特性,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推动旅游发展提质增效。

要焕新非遗,融出新彩。湛江历史源远流长,独特的环境和厚重的文脉孕育出湛江文化,海洋文化、半岛风情、先贤达人、民间艺术,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古桥古树、民间习俗,博物馆、展览馆、景区景点,庭院乡村、红色遗产、网红打卡点等各具特色,对其进行充分挖掘整合,将其与旅游资源融合打通,推出非遗主题游线路、手信产品,打造非遗特色新文旅,是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要让非遗出圈。数字化技术能有效保护非遗,还能让更多公众以更丰富多样的方式接触、理解和体验非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提质增效。推动非遗融入生活,满足游客多样需求,精塑地方文旅IP,大力研发文创产品、做大非遗工坊,持续着力将非遗资源和文化底蕴转化为广受市场青睐的文旅产品。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场景增加更多青春元素,通过“非遗潮玩局”“非遗潮好吃”“非遗潮好买”等方式,打造集潮流感和烟火气于一体的非遗旅游体验,让游客在游览美景的同时,也能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带走非遗文创、传承激发非遗魅力。

要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将非遗和旅游融合纳入乡村振兴体系,是当下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既是传统文化传承,又为旅游提供文化内核、精神滋养和新的高质量发展增长点,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产业支撑。

要聚合力量。我市普查出3000多条遍布乡村渔港的非遗线索,900多个红色革命遗址,在乡村传承和发展的占70%以上。要把这些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与文旅发展融合,尤其是与“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结合,通过申报“中国海岛文化之乡”,建设“中国海洋民俗文化园”“中国海洋民俗展览馆”,打造雷琼海丝非遗带、海丝非遗中心城市,举办“中国海岛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在整体性保护、活态化传承、生产性转化中,聚集资源、聚拢人气、聚合力量,有效推动非遗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要深度融合,让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乡愁同在,让“诗与远方”接地气、聚民心,建设“中国海洋民间工艺数字馆”,通过展览+销售、传习+带货、服务+产业的方式,探索推进非遗与研学、培训、旅游等深度融合,真正把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助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年四季,湛江民俗和非遗活动此起彼伏。要以这些节日类非遗和民间习俗为要素,通过“非遗+旅游”模式,建设“非遗文旅小院”“非遗文旅村庄”,建设非遗研习场(馆)、非遗博物馆,引进和发展文创,吸引艺术家、文化创客入村创业、创作和生活,塑造年轻人热爱的文旅新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优势互补,拓展节日旅游和消费市场,激活地方经济,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罗颖露
值班编委:林小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政协委员 履职尽责
  • 兑现“民生清单” 提升“幸福指数”
  • 千吨产线技改升级 再次突破PHA量产瓶颈
  • 市妇联携手恤孤助学会助力困境学子
  • 中华白海豚“组团”戏水湛江雷州湾
  • “村”意盎然的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