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述评】共赴“中华白海豚之约”

2025-03-07 18:40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龙飞腾

2025年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现场,一句热忱邀约——“欢迎大家到大湾区、到广东来旅游观赛,到珠江口、雷州湾等地看看白海豚,感受广东日新月异的精彩变化,感受大湾区的独特魅力”,瞬间勾起湛江人一年前的深刻记忆……

2024年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会上,“希望媒体朋友多到湛江滨海旅游,观赏栖息在这里的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亲身体验海洋生态保护的生动成果”的一番盛情邀约,令湛江人深感振奋、无比自豪!

连续两年的“中华白海豚之约”,“约”的是一幕“生态奇观”——在湛蓝无垠的雷州湾上,一群粉白色精灵欢快跃动、自在嬉戏。它们时而破浪而出,时而追逐游弋,将波光粼粼的海面点缀成流动的画卷。这不是童话场景,而是深深烙印在湛江人心中、被亲切称为“白牛翻海”的真实日常。

从“偶遇”到“刷屏”:白海豚频现折射生态蝶变

2006年,南三岛近岸海域首次记录到十余头中华白海豚的身影,彼时人们还将其视为“偶然”。如今,雷州湾已成为中华白海豚在全球的第二大种群栖息地,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白海豚数量稳定在近千头,且以“青壮年”为主,呈现健康繁衍态势。

这一转变,在社交媒体上被持续放大:2021年海事执法人员拍摄的中华白海豚视频获网友点赞;2022年人民日报微博《好运来!广东雷州湾现30只中华白海豚》阅读量破6000万;2024年央视关于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专题报道更将“湛江白海豚”推向国际视野。雷州湾的中华白海豚,很快就成了网友的“团宠”。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接好运”、转发许愿,一句“看到就代表有好运了”广为流传。而这“好运”背后,是湛江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执着守护。

白海豚的频繁“出圈”,本质是海洋生态修复的可视化成绩单。作为对水质高度敏感的指示物种,它们的栖息轨迹与湛江湾水质改善曲线完美契合。广东现有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之一,也是全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湛江市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便是其中之一。当地巧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为“海上大熊猫”构筑起安全的生活环境。在同一片海域,数百年来,湛江人始终守护着“白鯃”(雷州话对白海豚的称呼,鯃音同“蜈”,亦称“白牛”)。“白牛翻海”的壮观场景,成为无数湛江人童年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美好片段。

如今,共赴“中华白海豚之约”,“约”的不仅是一场“生态奇观”,更是沉浸式感受绿美广东、鲜美湛江生态建设成果,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实践。

从“生态符号”到“城市IP”:白海豚出圈重塑湛江形象

在湛江文旅版图中,雷州湾白海豚早已超越单纯的自然景观,华丽变身为城市的品牌IP。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再度以“到珠江口、雷州湾等地看看白海豚”为邀约,向世界递出一张耀眼的生态名片。在今年1月的广东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梁思桥向湛江日报记者介绍道,湛江有着独特魅力,至少有三宝:“国宝”红树林、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以及“婵宝”奥运冠军全红婵。“湛江三宝”,无疑是湛江文旅资源中最为璀璨的三颗明珠,共同构建起“生态+人文+体育”的多元立体文旅矩阵。

近年来,中华白海豚的IP价值被深度挖掘。文创产品开发如火如荼,从“粉红海豚”主题盲盒到生态研学课程,从白海豚造型的城市雕塑到沉浸式光影秀,各类不同造型的白海豚“代言人”随处可见。社交媒体上,“湛江白海豚接好运”等话题持续引来关注,来湛游客自发拍摄的“海豚跃动”短视频,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湛江文旅“宣传片”。如今,共赴“中华白海豚之约”,已成为湛江吸引游客、圈粉无数的一张崭新王牌。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1月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其吉祥物正是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而来——白色海豚与粉红色海豚分别命名为“喜洋洋”与“乐融融”。中华白海豚成为全运会吉祥物,是湛江的骄傲。全运会作为备受瞩目的大型体育活动,拥有广泛的关注度,白海豚以吉祥物的身份出现,不仅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象化表达。白海豚身上也有着诸多与之契合的特质。白海豚在大海中畅游,它们展现出的敏捷、灵动以及不畏风浪的特质,恰似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湛江籍奥运冠军全红婵就曾为家乡的中华白海豚“打Call”——“这里的大海中,有一位比我还厉害的‘水中健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借白海豚站上体育盛会C位的东风,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这张“生态名片”,必将愈发广为人知。

从“世代守护”到“全国首创”:构建白海豚保护“湛江模式”

近千头中华白海豚“定居”雷州湾,种群稳定壮大且“青壮年当家”——“中华白海豚之约”的背后,是湛江这座“红树林之城”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的鲜活成果。

自古以来,雷州半岛的渔民便与这些海上精灵结下深厚缘分,有着一份跨越千年的“中华白海豚之约”。从唐朝开始,就有关于白海豚的记载。一些落水的渔民,被白海豚救过,所以一直以来白海豚都有“美人鱼”“妈祖鱼”的称号。在雷州半岛这片海域,渔民世代遵循“不捕捞、不伤害”的祖训,而白海豚也时常跟在渔船边上,正因如此,渔民深信白海豚会带来好运。明代杨慎在《异鱼图赞笺》卷一中写道:“渔书江屯土名‘白鯃’,身大而长白色,出入波浪中,见则有风”。如今,雷州方言中仍保留着“白鯃”这一特殊称谓,渔民出海时会主动避让白海豚群,甚至会将捕获的小鱼投喂给这些可爱的“海上精灵”。这种传承千年的共生智慧,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2024年8月29日,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在湛江成立。协会自成立之初,就设人大代表联络站,探索“协会+联络站”的中华白海豚保护新模式。这一创新机制将科研监测、政策建议、公众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推动立法”的闭环,不仅能促进中华白海豚保护合力的形成,还为相关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如探索“红树林+白海豚”生态旅游等,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在这片湛蓝的雷州湾上,望着“白牛翻海”的生态奇观,我们所见证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种的存续与繁衍,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理念的深刻蝶变。从往昔单纯依赖海洋资源“因海而兴”,到如今主动拥抱“与海共生”,湛江以中华白海豚为纽带,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我们诚挚邀请您共赴“中华白海豚之约”,一同见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浪漫叙事!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值班编委:钟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千行百业“AI+”加速跑 数字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湛江日报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石头塘村捐种产业帮扶林
  • 政企校共筑空港绿廊
  • 春耕时节 生机盎然
  • 数十台房车安营吴川稳村
  • 市三幼举办“遇见·她力量”巾帼芳华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湛江日报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石头塘村捐种产业帮扶林
  2. 2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家园 为美丽乡村注入“绿色动能”
  3. 3 巾帼银发添新绿 志愿春风润港城
  4. 4 中国人寿寿险湛江分公司多形式、多渠道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5. 5 用好用足政策性金融工具  服务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6. 6 湛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七届第六次理事大会暨全市老促会工作会议召开
  7. 7 湛江港集团“铁矿自动查验系统”开创散货品质检测新模式
  8. 8 强化责任担当  坚持干字当头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9. 9 湛江千行百业“AI+”加速跑 数字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0. 10 市政数局举办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应用培训会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