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岛海域,中华白海豚成群结队“出游”。
去年全国两会,在广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广东向全国发出邀请,请多到广东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提到多到湛江滨海旅游,观赏栖息在这里的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
又是一年“两会时间”,“中华白海豚之约”发出一年后,“海上大熊猫”有哪些新体验?
这些年,在扎实推进海洋生态修复的同时,广东还设立了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其中包含湛江市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通过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保护“海上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东海岛海域,中华白海豚结伴嬉戏。
同一片海域,数百年来,湛江人一直用雷州话把海豚叫做“白鯃”,鯃音同“蜈”(也有通俗点的叫法:“白牛”),在多少人的童年里,“白牛翻海”是一个终生难忘的场面。
“白鯃”正是雷州方言作为古代汉语活化石的一个明证。明代杨慎在《异鱼图赞笺》卷一中写道:渔书江屯土名“白鯃”,身大而长白色,出入波浪中,见则有风。
中华白海豚“组团出游”雷州湾。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全球数量仅约6000头。它们在雷州湾频频出现,折射的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效修复和保护。
近20年间,生活在雷州湾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不仅数量为世界第二大,且种群稳定壮大的“青壮年”成主体。
2月5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新闻频道“正点播报”栏目播出《中华白海豚成群献瑞 见证海洋生态守护成果》,生动介绍了中华白海豚在湛江雷州湾海域畅游、觅食、嬉戏,和政府有关部门、渔民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引起观众、网友们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当天的新闻中,伴随着雷州湾蓝天白云碧海的秀美风光镜头,广东新闻频道主播娓娓道来:经过多年保护,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其中,中华白海豚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人与海豚的近距离接触。
镜头中,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如数家珍地表示:“在过去的研究报告中,说中华白海豚在全世界数量有6000头,其中湛江有1485头。从2010年开始,国内学术界发现湛江的中华白海豚不但数量众多,而且非常健康。可以说,整个雷州湾,不仅是全国,还是全世界中华白海豚的最佳栖息地。白海豚妈妈对小海豚的关爱、它们家族式的生活,跟人类社会非常相似。它是我们人类非常好的朋友。”
海豚灵动地跃出海面。
雷州市摄影爱好者何盈介绍:“中华白海豚一般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在水面上玩得非常活跃。它们会以家族为团体出来玩耍。”
雷州市东里镇洪流村渔民王维闯说:“我们当地的传统认为中华白海豚是‘神鱼’,因此我们渔民对它们保护得非常好,有时捕到小鱼还会掷给它们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