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春草竞长,春花烂漫,大地披上了绿色盛妆,充满勃勃生机。这正是踏青赏春的美好时节。
沐浴着融融的春光,我去到郊外漫步,广袤的田野上,春风荡漾,万物复苏。只见经过春节狂欢后的农民在田野上开始了新一年的播种。
绿油油的农作物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的哺育下用力猛长,传递着春的气息。油菜花在微风中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带着泥土质朴气息的花香,沁人心脾。花丛中,蜜蜂和蝴蝶不停地穿梭飞舞,尽情享受着春天馈赠的甜蜜。还有不知名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星星点点,姹紫嫣红,点缀着这片绿色的大地。
沿着蜿蜒的小路,我们走进一片黄色风铃花树林,满树的风铃花肆意舒展,在枝头摇曳生姿。日光穿透枝叶的缝隙,照在花瓣上,光影交织,让风铃花愈发灿烂夺目。林下的土地上,落满了一层花瓣,像是铺上了一张金黄的绒毯。在林下漫步,穿梭其间,耳边传来风与花的呢喃,心中满是对这片明媚春光的眷恋与欢喜。
我的心灵似乎经过一次净化,心情格外舒畅,头脑也变得清醒,为身心注入了满满的活力。
自古以来,国人就有春游的雅兴。在《论语》中,就有春游的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古诗里也有不少描写春游的诗句。比如五代十国时词人欧阳炯的《春光好》:“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又如唐代王翰的《子夜春歌》:“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这首诗以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游图景,既捕捉了春日稍纵即逝的鲜活气息,又暗含对时光流转的哲思。特别是“春游不可忘”之句,强调了春游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辜负大好春光。
古人钟情于春游,在那万物复苏的春日,漫步于山川田野之间,看繁花似锦,听鸟啼虫鸣,嗅闻泥土的芬香,细赏溪流的欢畅。这种与自然亲密相拥的体验,早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当今,祖国大地山川无限壮美,出游条件也远胜往昔,交通十分便捷,各种旅游设施完备,让人们更轻松地奔赴春天之约。
踏青赏春,不仅是欣赏自然的美景,更是心灵的放飞。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总是被各种繁琐之事所困扰,心灵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而当走进春天的怀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阳光的温暖,聆听着鸟儿的欢歌,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既有益身心健康,也可从自然中获得智慧和灵感,提升精神境界。
万物苏萌山水醒,地暖春郊已遍青。让我们趁着这大好春光,走出家门,走进自然,去踏青赏春,去邂逅那烂漫春花和碧绿新叶,去领略春天的无限美好。
踏青赏春正当时,莫负这大好春光!
2025年2月22日于古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