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湛江市政府召开《湛江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专题新闻发布会。(据2月22日《湛江日报》)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一体化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户,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建设如火如荼,海砂开采、海上石油开采等涉海新业态不断涌现。2024年,湛江市商渔船进出港达30万余艘次,同比增长13.6%,这组数据不仅是湛江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是其迈向“海上新湛江”征程的坚实步伐。
随着海上交通流量日益增大,湛江港船舶航行密度不断攀升,海上交通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海上作业活动的频繁,让这片海域成为经济发展的“战场”,也潜藏着危机。在这关键时刻,湛江首部海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4月1日施行,为湛江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打造“海上新湛江”筑牢法治根基。
《规定》的出台,是对现实需求的精准回应。它以11章73条的篇幅,全面涵盖了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明确适用范围与部门职责,使各部门在海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有效避免了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出交通安全保障要求,为海上作业活动划定安全红线,让从业者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对象、海上搜救机构职责及运行机制的明确,极大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救援。而对法律责任和相关定义的阐释,则为维护海上交通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这一规章的实施,提升了部门协同管理水平,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形成管理合力;规范了各类主体海上活动秩序,减少因无序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提升了海上应急处置能力,为海上经济活动保驾护航;促进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湛江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市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正如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定》就是湛江海上经济发展的“规矩”,是保障“海上新湛江”建设的坚实后盾。
“法者,治之端也。”《规定》的施行只是起点,海事部门还需持续发力,统筹开展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完善配套措施,确保《规定》各项要求精准、高效、全面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湛江海上交通更加安全畅通,让人民群众水上出行更加安心,让“海上新湛江”在法治的护航下,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