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中国文艺第一门户网站——“中国文艺网”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并茂发布推文《从李子柒到山白:非遗受短视频爆宠,迎来数字化传承新时代》。其中,也点赞湛江籍“95后”非遗传承人李祖杰(抖音号:@龍湾狮兄)。
据悉,“中国文艺网”由中国文联主管主办,是中国文艺第一门户网站、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主流文艺传媒。改版升级后,由新闻资讯型网站转型为综合应用大型网络平台,成为“互联网+文艺”“互联网+文联”的综合应用窗口。
《从李子柒到山白:非遗受短视频爆宠,迎来数字化传承新时代》分为“从‘文化橱窗’到‘参与式传承’ 短视频重构非遗传播范式”“算法逻辑下的非遗‘数字生存法则’”“狂欢背后的冷思考:数字传承的边界与突破”3个小标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抖音平台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越来越多人通过抖音传承和传播非遗,30岁以下传承人年增长72%,1379万名网友在抖音分享自己的非遗体验。短视频让传承非遗有了更加年轻化的呈现,而基于点赞、分享的推荐算法,则在信息的汪洋中高效地将短视频内容推送给可能感兴趣的目标受众,实现了非遗与新受众的“双向奔赴”。
值得一提的是,推文中的一张图表,也点赞了带头传承非遗的湛江籍“95后”非遗传承人李祖杰(抖音号:@龍湾狮兄)。@龍湾狮兄,遂溪醒狮和狮头彩扎传承人,是一名“95后”,在抖音记录舞狮日常,分享狮头彩扎制作,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传得更广。
推文最后总结,一批非遗主题短视频创作者们的走红,让文化记忆通过算法流动,传统技艺借助代码重生,匠人精神依托像素延续。但真正的活态传承,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非遗才能在数字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中创新传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