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处光线明亮的所在,大约十来个大妈三五成群地坐在小板凳上,以最传统的棉线,在各位妇女的脸上来回地忙碌着,大致原理是用两条棉线在面部绞动以去除多余的汗毛。当时真是有些惊呆了,之前不是没有见过开脸,也曾在广州北京路上见过少许,只是突然在鱼肉蔬果咸鱼姜葱蒜水烟筒之间看到这个,又是如此庞大的规模,便真有些既惊且喜。
当然接下来的疑惑就来了:古时妇女确实有开脸的习俗,但那不是应该是女子婚嫁时才进行的一项活动吗?况且,在我们眼前被开脸的,都基本是中年或以上的妇女,莫非雷州传统又和别处不同?
开脸嘛,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你的老家怎么说?
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和看起来特别和善“开脸师”聊天,被开脸的也是一位开朗的大姐。问:为什么啊?答:舒服啊,皮肤好啊。问:什么时候啊?答:要过年了嘛。问句不标准,但答者懂得,最后大致也明白了。又见开脸前要在脸上抹白灰,装在小盒子,拿过来细看半天,也没明白到底是什么,“开脸师”只管笑,用雷州话解释,我们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
后来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没想到竟激起了朋友们的集体怀旧,纷纷普及,这在北方叫绞脸,在潮汕叫挽面,也有叫刮面毛的,但基本上,大家与此有关的记忆,都和奶奶辈有关。唯有雷州姑娘李婷说,她就曾开过脸,皮肤会更细嫩,有助气血畅通;更有不认识的雷州人爆料说,这里开脸的价格平时5元,过年期间8元。一时间倒是有点后悔,不曾尝试过的应该都是要试一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