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古城似乎都有一条这样的老街,无数的故事。
想来在民国时,这条街应是雷城的商业中心,我们眼前的骑楼外观,还有繁体字的“大盛”、“华货交通”、“长盛商店”,“三昌”的左右,更有“苏沪纱罗绸锦”和“中西货裕足头”字样,二楼是饰以精致雕花的圆拱形回廊,楼顶还有“振兴国货”,想来彼时这“三昌”定是一间生意繁忙的绸缎庄,雷城的富家小姐太太们,都会来此挑选做新衣的料子,满屋的绸光锦亮,“货裕足头”,便是“三昌”的品质保证呢。——啊还有振兴国货,不曾想百多年过去了,中国似乎又面临着同样的振兴问题。
每每走在老街,都会让我们有迷失,有错落时光的恍惚。一抬头,却见“德利”的楼顶,探出了三角梅桃红的花瓣,而斜对面的二楼墙面,却又看到了“古合州”这三字赫然在夕阳下,有着“多情脉脉咏黄昏”的意味。雷州人阿海一再告诉我们,以前的雷州就叫合州,当时还没什么感觉,直至后来知道雷州是自唐贞观年间陈文玉做刺史时才真正改名,便开始细算,古合州,这是多少年前的旧事啊?而当年此楼的主人,又是以怎样的情怀书写并镌刻了这三个字?——此刻我们站在这里怀着百年前的旧,而百年前的雷州人,心中怀的,却是千年前的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