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广州湾日军代表渡部市藏中佐签字向国民政府粤桂南总指挥邓龙光递交投降书,宣布广州湾光复。大地重光,万众欢腾。三大牌楼、白马庙(今九二一路口)、双忠庙(今南华广场小公园)高挂的百头鞭炮一齐燃放,欢声雷动。随后进行声势浩大的抗战胜利大游行,国民政府军数台吉普车开路,第46军175师持枪列队前进,培才中学的银乐队演奏欢快乐曲,体操队表演叠罗汉,手旗队打着红、白、蓝旗帜,展示胜利手语,博得市民阵阵喝彩。盛大的群众团体游行队伍,由中国大马路,经法国大马路进入赤坎运动场解散。为纪念抗战胜利和广州湾光复,赤坎把原“中国大马路”易名为“九二一路”,“巴土基路”改名为“光复路”,这两条路一直沿用至今,成了历史见证。
1945年9月21日是湛江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侵略广州湾的日军在赤坎签字投降,广州湾光复,回归祖国;同日,广州湾易名为湛江市,宣布正式建立成为省辖市,饱受法帝日寇蹂躏的人民,扬眉吐气,笑逐颜开。

日军投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确保战线补给,加紧扩大侵略,1943年2月20日出兵占领极具重要战备地位的广州湾(湛江市前身)。日寇所到之处,奸淫掠杀,无恶不作,湛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蹂躏。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湛江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开展不屈不挠的艰苦抗战,写下光辉的一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在寸金桥头挂起“投降”、“和平解决”横额。消息传来,市民奔走相告,兴高采烈,一片欢腾,部分商店随即点燃鞭炮庆祝。8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电令粤桂南区总指挥邓龙光负责广州湾受降和接收。8月28日雷州半岛日军派出代表夏木稔中尉,坐着插有白旗的军车,由赤坎到廉江政府军粤桂南区总指挥部,民众闻讯,争看降使。这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洽降,确定驻雷州半岛日军9月21日在赤坎举行投降仪式。
日本侵略者接到投降命令,如丧家之犬,一片混乱。8月18日,位于赤坎今和平路的日本宪兵部2名队长自杀身亡,此后不断发生日军三五成群集体自杀事件。日军在待命接受投降期间,惶惶不可终日。而湛江人民则沉醉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大街小巷、茶楼食肆、工地学校到处是扬眉吐气的人群,谈论日本投降的话题。培才中学的学生走上街头、张贴欢庆胜利的标语,还特制一幅大型漫画立在市中心,图上一把有力的铁扫把,扫掉雷州半岛地图上的日本侵略者,吸引无数市民围观。市民准备大量鞭炮,迎接国民政府军入城。竹棚工人接到搭建胜利大牌楼工程,日夜赶工,分别在寸金桥头、范尔登街口(今兴国路)、南华广场建起三座巨型牌楼,楼体高二层,中间高挂8个大红灯笼,耀眼醒目,“国土重光”、“雪洗国耻”、“庆祝抗战胜利”等标语悬挂牌楼四周,中、英、美、苏四国国旗和各色彩旗,在牌楼顶部迎风飘扬。
1945年9月21日,晨光未露,已有情不自禁的市民燃放鞭炮,一些武术馆和社团陆续敲锣打鼓舞狮涌到市中心。天刚破晓,各地群众已汇聚到中国大马路(今九二一路)、法国大马路(今中山二路)两旁,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上午9时,中国大马路的国民政府军持枪整齐列队街道两旁,日军则稀疏垂手背向马路站立。广州湾日军代表渡部市藏中佐签字向国民政府粤桂南总指挥邓龙光递交投降书,宣布广州湾光复。大地重光,万众欢腾。三大牌楼、白马庙(今九二一路口)、双忠庙(今南华广场小公园)高挂的百头鞭炮一齐燃放,欢声雷动。随后进行声势浩大的抗战胜利大游行,国民政府军数台吉普车开路,第46军175师持枪列队前进,培才中学的银乐队演奏欢快乐曲,体操队表演叠罗汉,手旗队打着红、白、蓝旗帜,展示胜利手语,博得市民阵阵喝彩。河清中学、赞化中学、华南小学、进化小学、广侨小学等师生,总商会属下38个公会工会及各群众团体游行队伍,均由中国大马路,经法国大马路进入赤坎运动场解散。
21日当天,湛江市内炮竹声不断,人潮如涌。不少赤坎市民跑到昔日警戒森严的日军司令部(今寸金路、旧海关楼)、宪兵总部(今和平路、旧中央银行)观看投降后日军的狼狈相。一批报童,在湛江沦陷后,曾誓不卖日寇汉奸报纸,改行擦鞋,今集体重操旧业,派卖号外,沿街呼叫“中国胜利,日本仔投降跪地”。晚上赤坎运动场人山人海,数千群众集会纪念广州湾光复。此后数日,湛江市民举行各种形式庆祝活动,除集会、游行外,培才中学附小及幼儿生排演庆祝胜利歌剧《锦绣河山》,新生剧团上演抗日话剧《大地回春》,香港著名艺人关德兴主演爱国粤剧《火树银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为纪念抗战胜利和广州湾光复,赤坎把原“中国大马路”易名为“九二一路”,“巴土基路”改名为“光复路”,这两条路一直沿用至今,成了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