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古民居有一个古雅的名字——宜庐。
古民居建筑—— 构造独特 古色古香
现在的双村,南面尚保存着面积广阔的古老的建筑群,这些古民居有明清时代的,也有清末民初的。
记者看到,一座座一字型排开的古民居都有各自的一个古雅的名字,如“尚志斋”、“廉让第”、“外翰第”、“文庐”、“宜庐”等,村中高雅的文风可见一斑。
不少古民居中现在还有人家居住。每一座古民居除了门面装修、构造等大同小异之外,还各具特色。斑驳的外墙上,除了岁月的痕迹外,还依稀可见镂刻的精美图案。有雕梁画栋的,有屋脊两端翘角的,有屋檐塑有莲花、金鱼形水槽的,有屏风雕花鸟的,有彩瓷为窗的,颜色斑斓,不减当年之风采。
记者在“宜庐”古居前看到,大门上方写有“宜庐”二字,出自原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之笔,字体雄浑隽颖,非常醒目。在“宜庐”二字上面居中位置,则雕塑着青松、丹鹤、花鹿等图案。陈坚体告诉记者,这三种图案的寓意“福禄寿图”。两边还分别雕绘着麒麟、神龟等精美图画,都有祥和之意。
在大门两旁,还有一副门联:“宜男花放抒麟趾,庐舍风高振凤毛。”据介绍,这是主人寄予后代的殷切希望,希望家里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能够出人头地。
在一些古民居里,进了大门口之后,在大门上方都有一小阁楼,据介绍,这里可以用来藏书,而屋内的一些阁楼则可以用来做小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