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线密麻如蜘网。

村民说,不久前在这里电死一头牛。

没有保护装置的闸刀开关。

半截木电杆半空摇晃。
“你看,从这里往上数第四个电线杆那里不久前电死过一头牛。幸亏当时走在前面的不是放牛人,要不然,死的就不是牛而是人了。”2月18日中午,在农田里摘辣椒的徐闻西村坑村民邓某对记者说道。顺着他手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这根用细木头做成的“夺命”电线杆,上面的电线成倒抛物线状低垂向地面,看起来摇摇欲坠。
无独有偶,2月26日下午,记者到雷州调和村采访,惊险的一幕也曾经同样在这里上演:三个小孩子蹲在地上欢喜地切着西瓜,而在他们的脚下,一条电线在草丛中蜿蜒,不知通向何处,一个掉色的插座给正在灌溉渠抽水的水泵提供着电力。这些老旧的电线,不知漏不漏电,孩子们全然不知道脚底下“电老虎”的危险。
这仅仅是记者在采访时所见所闻的一些小场景,沿路上农田、虾塘里私拉乱接电线的情况可谓是触目惊心。在雷州半岛这片红土大地上,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灌溉管道铺到了耕地的田头陇角,农民不用再挑水浇灌农作物了。然而,农田甚至虾塘用电设施随意设置、无人管理,私拉、乱接电线,又成为威胁到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
现状
农业用电占大半 田头陇角竖电杆
在徐闻南山镇通往北港码头公路的路边,有许多香蕉地,其中的一块30多亩的地是属于种植大户林奋的,他把这里叫做他的“小工地”,因为在别处他还有另外一块60多亩的土地,那里是他的“大工地”。在徐闻、雷州等地,类似林奋这种承包了一百多亩土地搞种植的农户不在少数。
“一般每个月的电费要五六千块,一年用电大概要十万多度,六七万块钱。”林奋对记者说,“一年算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了。”
“但是,这笔钱是不能省的。”林奋话锋一转对记者说,因为徐闻这地方雨水少,要种东西都必须要灌溉。“如果不用电抽水灌溉,人手根本不够。”林奋说。省下的人工钱要远远大于增加了的电费,这笔账谁都会算,因此不但大种植户拉电抽水灌溉,小农户也拉。徐闻是农业大县,大小种植户不计其数,农业用电因此需求持续攀升。
“现在徐闻的农业用电大概占到了总供电量的四五成。”徐闻供电局相关人士介绍说。
由于用电灌溉方便,农民们很随意地用几条木条,竖立在田头陇尾,再买来一点电线,从附近的变压器连接上通电抽水。如果耕地靠近自家庭院的,就干脆从家里拉电就行。电不仅仅是解决农业灌溉的问题,而且,还给沿海农民的养殖鱼虾带来方便,因为,养鱼虾也需要电来带动供氧机的运转,因此,沿海每一口虾池的堤坝上,都可见布满电线。
危险
村民随意拉电线 线路密麻如蛛网
从徐闻县城出发,记者一行驱车沿着省道376走不远后转入乡道,顺着乙神村方向缓慢前进,一路上不时映入眼帘的是道路边农田里那些杂乱无章的电线。
第一个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一片香蕉林边上的电线杆。这“电线杆”是一根竖着的三四米高的细木头,离地两米的位置上钉着一个刀闸,而电线却是铺在地上。当天天气灰蒙蒙飘着细雨,泥土看起来有点湿润,记者走进查看时有点担心电线会漏电。
还有许多电线杆的高度仅有一米多,而且由于这些电线杆入土不深,风吹过电线杆也随风而动。记者看到,上面架设的白色电线就是普通的家用电线,绝缘皮大部分已经老化破裂,而老化电线都是用普通绝缘布连接,甚至有些电线居然是用医用橡皮膏粘接在一起。
挂在木质电线杆上面的电线,你缠着我,我缠着你,犹如一张杂乱无章的蜘蛛网。有些电线顺着树林穿过,微风一起,树枝便打到电线上。当天的风还不是很大,但如果碰上刮台风,这些电线命运会如何?
另外,记者看到的另外一个普遍的隐患是,用电开关距离地面不高,而且没有加装诸如防护罩、防护锁之类的保护措施。在一片香蕉林边,记者看到一个开关钉在竖着的木头上,开关离地面只有几十厘米。记者目测了一下,就是3岁的小孩也可触及电开关,而且,在农村,小孩也是大人做农活的好帮手,比如放牛、割草等,小孩安全意识还不强,一不小心就容易触电。附近刚好有两个农民,当记者问如果碰上不懂事的小孩玩开关会不会触电时,他们表示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记者在徐闻采访,有群众告诉记者,由于乱拉电线,该县曾发生几起触电死亡事故。为防止老鼠侵害其农作物,该县角尾乡村民蔡某在水稻田里安装电线,接上电源,结果老鼠没被电死,却把一位村民给电死了;新寮镇中学学生林某,在上学途中,行至王某虾塘堤坝路段时,林某突然被裸露在地面带电的电线击倒。还有最近发生在雷州的一起触电事故,雷州市调风镇井仔村的村民李某在徐闻县和安镇和雷州市调风镇交界的港湾的自家虾池,给虾塘清除淤泥时,触电身亡。
症结
架设专电用来灌溉 大投资农民出不起
种植户林奋对记者说,类似情况他也见过,但是由于住宅一般离农田比较远,从住宅拉电过去灌溉有许多不方便。比如说,线路长、难架线等,因此农户一般还是要找供电局拉电,然而,“现在想装个电表非常难”。“装电表难”,是许多私拉电线的原因之一。
对此,徐闻供电局洪局长有不同的说法。“装电表”其实并不难,如果农户按照程序来报装,供电局是随时欢迎的。问题在于,农田的灌溉用电不属于生活照明用电的“公电”,而属于工农业用电的“专电”。
“公电”与“专电”的区别在于,“公电”不需要用电者投资建设台架变压器等电力设施,而专电需要用电者投资。
“比如说,农民有一些坡地需要灌溉,他们就必须装专电才行,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投资。从村里面拉电出去是不符合我们的用电管理规则的。如果他们愿意拉专电的话,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但问题在于他们的坡地一般只有几分地,都不到一亩,因此他们不愿意投资七八万块钱装专电。装专电,必须要装变压器台架,因为没有线拉到那些郊区的农田上。就这几分地,投资这么多钱显然也不值得。农田需要用电,农民又不想投资,现在最大的矛盾就在这里。”洪局长对记者说道。
另据了解,按照当前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精神,供电公司作为企业负责管理属本企业资产的电力设施,负责农村照明用电管理。农业灌溉用电设施一般是村委会或农户的资产,由产权方负责管理和维护。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缺乏对农村浇灌用电设施的投资,造成农业用电设施老化,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较差,因而,加强农业用电设施的管理、拓宽农业用电的投资渠道就显得相当迫切。
有关部门多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触电死亡事故率是经济发达国家的15—20倍,而且农村触电事故明显多于城市,是城市的6倍之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用电安全意识薄弱。为了解决在农田里的照明、为农作物灌溉等问题,农户往往需要私拉电线,给社会公共安全造成隐患。遇到断电、短路、漏电等问题,常常是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自己动手进行维修。
如何防止农村触电事故的发生?有关专家认为,农村基层供电所应认真负起农村用电安全管理的责任,将安全管理延伸到每一户的电表。农电基层部门能经常组织开展农村安全用电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本地报刊、电视、广播、宣传画报、海报等方式,来积极宣传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农民用电安全的基本意识与能力,促进安全用电、防止违章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