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堵车,烦躁。 记者 李向凡 摄
遇上堵车,是否听到连淑女都口吐脏话?通常人们以为这是社会道德素养下降的原因,殊不知这可能是“路怒症”的表现之一 。随着湛江驾车族日益壮大,因开车或堵车而诱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路怒症”
开车骂骂咧咧
碰到抢道的车总想比它更狠
一看到行人乱穿马路就想给点“颜色”
喜欢与交警顶“牛”
赵小姐是无车一族,每天坐公交上下班,一次一辆出租车从一旁强行超车,公交司机见状就爆起粗口大骂,还驶过去抢道,阻止出租车插进车流。这样令人惊慌的举动赵小姐不只遇到一次,她还时常看到市民因为下车前忘了按铃而遭到司机一通恶骂,而某些司机在人行道附近却没有减速的动作。
26岁的杨小姐是某公司行政经理,买车后出行虽方便了,但烦恼也随之而来。最近开车时情绪总不太好,特别是行人乱穿马路时,还恨不得给其点“颜色”看看。昨日,她看到一辆摩托车在面前窜过,立即破口大骂,把一旁的朋友吓了一跳。“我平时不是这样的,现在是越来越会骂人了,跟淑女是沾不上边了,什么‘有病’、‘神经’等都能脱口而出,特别是对突然窜出的摩托车和行人,他们能一下子把我惹怒,难道是我素质变低了?”杨小姐陷入了困惑。
开出租车的陈司机告诉记者,有次他闯红灯被交警拦下,结果他情绪突然就爆发了,跟交警吵了起来,“那几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什么都看着不顺眼,一丁点事就会让自己大发脾气,生意也做不好,闯红灯的时候都不管不顾,有时候还不自觉地砸起方向盘来。”陈司机说。
“一般来说,驾驶员跟乘客或其他车辆发生冲突,多是因为小摩擦小碰撞,但由于出租车驾驶员的压力比较大,整天处的环境比较嘈杂,确实有个别的驾驶员不自觉地表现出易怒、爱骂脏话、说话很冲等情绪。而且这些个案相对以前明显多了。”交警全宇明说。
调查:超7成受访者因交通堵塞出现过烦躁情绪
记者围绕“路怒族”设计问卷对我市50位驾车人士进行调查,其中调查对象包括的士司机、巴士司机、单位专职司机、私家车主、摩托车主或电动车主五类人群。数据显示,92%接受调查的驾车人士从未听闻“路怒族”或“路怒症”,而超七成受访者曾因开车、堵车、车祸等交通问题出现过烦躁情绪,偶尔出现者占40%,较频繁者占24%,而每天出现情绪波动者也有5名,占10%。
对于看到乱穿马路的行为出口骂人,不停地按喇叭,习惯闯红灯,与人抢道,想超车等行为,受访者的行为表现普遍在“偶尔出现”的程度以上,比率分别在45%至70%之间。在受访者反馈路怒症成因方面,道路堵塞成了首当其冲的“罪魁”,而违规行为和个人心理控制能力差仅次于道路堵塞因素,也有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过大是引发路怒症成因之一。
息怒法:加强交通和心理双向疏导
“‘路怒’,顾名思义,就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湛江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后郑荣指出,“路怒症”典型症状包括:开车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甚至会情绪失控等。在湛江有车族中,路怒者并不少见。有的人平时温文尔雅,而一旦开车上路就性情大变,表现得急躁、易怒,粗口不断,这都是路怒族的典型表现。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路怒现象埋藏着有车族的心理健康隐患。主要原因是,司机本来心理压力就大,路况复杂、交通拥挤、塞车以及行人和其他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司机赶时间等等因素,又加剧了司机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更加易怒。路怒族对城市或市民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斗气,有的司机可能会不顾及行人或其他车辆、甚至是自己的安全,酿成交通事故。
为了减少路怒族的危险,相关部门除了对司机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以及心理教育之外,关键是要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严格交通执法,使道路更加畅通,为减少路怒族的数量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
你有“路怒症”吗?
以下主要针对居住在湛江的驾车人群发起情绪自查,如果您有以下情绪,请从我改起,尝试开车时适度调整和控制情绪,确保心情愉快。
1.您因开车/堵车出现过烦躁情绪吗?
2.您看到乱穿马路的行为出口骂人吗?
3.堵车时您是否会不停地按喇叭?
4.出行时您是否习惯闯红灯?
5.驾车时您是否会与人抢道?
6.驾车时您是否想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