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头港居民侧身穿过一条窄巷。
热心陈伯每天穿梭巷中提醒街坊防火
2011年2月13日凌晨,一场烈火将霞山区解放西路松林市场100多间档铺烧成灰烬。时隔一年整,“松林火灾”的阴影依然在海头港居民陈伯心中。原来整个海头港逾300亩的城中村竟然没有1个消防栓。
昨日,记者来到这片掩映在热闹繁华背后的城中村海头港,穿行一条条窄长的巷子,走进香火缭绕的百年古庙天后宫,抚摸几幢古朴陈旧的老民居,站在被脚板磨得光滑的老井旁……如陈伯所言,记者未曾寻找到1个消防栓的影子,而不时目睹居民侧身穿过一条窄巷走向另一条窄巷,连“瘦小”的自行车都无法通行,更别提“庞大”的消防车。
霞山区解放街道办主任告诉记者,海头港的面积逾300亩,拥有6000多常住人口,加上约3000租户,全村现居住约1万人。12条有名字的巷子纵横穿插,成为海头港主要交通要道,村中最大村道其最宽处仅3米宽,而且仅此一条,全村没有1个消防栓。
陈伯说: “上世纪60年代,8横巷连片烧了半天,窄巷让救火缓慢,那片火海和惨象,我依然历历在目。海头港整片是密集的私人民屋,还有一些具有历史纪年意义的古建筑。去年,路边松林市场火灾更加引起我们的警觉,也向消防部门反映过,但相关部门各有说词,消防栓就是没安装。” 于是,热心的陈伯就每天穿行在海头港中,提醒老街坊注意防火。
消防栓缘何无法在海头港“安家”
那么,消防栓缘何无法在海头港“安家”?“海头港是湛江最旧的城中村之一,它诞生以来,房屋都由居民随意建设,没有按现代化规划,没有消防设备,历史遗留造成现在房屋和人口相当密集,管理难度相当大,这也是我们重点管理的片区。” 霞山消防大队常副大队长道出造成海头港如今“险境”的历史原因。“我们来勘察过,海头港绝大多数水管在70年代铺设,水管闭塞,水压上不去,装上消防栓也没法使用。”
霞山区海头港没消防栓并非个例,市消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赤坎区民主路、陈屋港等老城中村、旧街均没消防栓。“老城区的消防设施配备不仅仅是关乎消防部门。要从症结上解决问题,就要从规划开始改造,再而就是资金问题。城中村消防安全系统建设已经是这个老大难问题。”该负责人说。
那么,霞山消防栓的现状如何呢?据悉,霞山消防大队管辖总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以上,市政消防栓设有204个,其中有压143个,有压无水数10个,受损率超过5成。“我们不断地对消防栓进行检测、维修,耗费很大的资源,但是维修的速度远比不上被破坏的速度。部分市民消防意识较薄弱,喝酒醉就砸路边的消防栓,并未认识到消防栓是对他自身安全的保护。”每次出警,霞山消防大队新村中队杨队长都不厌其烦地呼吁周边市民保护消防栓,但作用并不大。
无法安装消防栓的海头港如何防火
那么,在消防栓无法起到应有作用的情况下,如何让城中村在“险境”中一路平安?常副大队长表示:“在消防车进不去、没有消防管道,水压无法提供消防设施工作的情况下,我们消防部门对海头港等危险区域加强检查和宣传。最根本的是靠居民加强防火意识,防范未然。同时,要求家家户户配备灭火器,发生火情时迅速扑灭火源,防止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