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用品店不再遮遮掩掩地经营。

湛江曾举办过性文化节。
“2007年前,湛江的性用品店都会在门前挂一块布,顾客还没开口说要买什么就已经红了脸。但到了今年,顾客不再在乎这块布。有时,我建议挂上避人耳目,可大部分客人都说不需要。”童女士经营成人用品店已经快10年,她告诉记者,不知何时开始,消费者认为购买性用品不再是一件“丢人事”,原本港城性用品店门前的“遮羞布”也应顾客要求消失了,大大方方地迎客。
根据记者在春节前后的调查,我市性用品店铺这段时间生意很好。对此,市计生局药具站站长卢川告诉记者,每年的节假日或是寒暑假,性药具的需求都是激增的,紧急避孕药的需求比平时激增3倍,而节假日后的第二个月,到医院药物或是人工流产的数量也比平时激增1.9倍。
由此看来,这块布不仅在店门口消失,还被普通消费者从心头“扯下”了,这是观念的转变,但也诱发了令人担忧的系列问题。拿下这块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今天,本报“借”性谈性,就性用品的“开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明天,本报还将推出无防护性行为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的深度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现象 过节期间性用品市场火爆
今年春节前后,各大商场性用品专柜和性用品专卖店里,摆卖的各种品牌的安全套同其它年货一样,被市民列入了必备“年货”清单,有的商场还趁机开展“买一送一”的促销。
不仅大型超市,街上不显眼处的性用品店生意同样火爆。春节前夕,在外来人口大量聚集的城中村,人口骤减,很多店铺生意一下子就冷清下来了。但平时生意一般的性用品店,这个时候却出奇的好。吴先生在赤坎百姓村经营一家性用品店,面积不足15平方米,平时门可罗雀,但这两天却门庭若市。他说:“这几年,每到年底都是这样,销售量会比平时高很多,增长好几倍。”
吴先生解释说,这是因为很多年轻人都独自在外打拼,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与老婆或者女友团聚,于是平时难得一用的避孕套,在这个时候就成了人人争相购买的“抢手货”了。记者在店中短短的采访过程中,看到前来购买安全套的就共有12人 。一名青年连买了两盒,“买着回去用呗,没什么特殊原因”,随后神情自若地离开。
对于性用品热卖,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林志雄认为,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较大,生活成本高,很多出人都外出打工,夫妻双方常年两地分居,维持关系较难。因此,春节珍贵的七天假期就成了最好的“润滑剂”,对于促进夫妻关系和谐的作用很大。“你别小看这七天时间,处理不好,夫妻关系很容易破裂。”林志雄说。
转变 顾客从“羞答答”变为“直奔主题”
同样经营性用品的童女士介绍,2007年前港城的性用品店都是有遮帘的,店门前只挂了一个很小的“成人用品店”招牌。有些店主甚至在白天都不敢挂出招牌,只有晚上借着夜幕的掩护才悄悄把招牌放在门口招揽生意。那时,白天根本没有一个顾客会来光顾,全都在晚上偷偷摸摸来买。
童女士回忆说:“四五年前,顾客买性用品都很害羞,羞答答地都说不清楚要买什么,我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不敢向顾客介绍用品。”童女士还笑着说:“以前我也觉得开性用品店很不好意思,不敢让亲友知道,自己整天坐在店里,不敢走出店门,更怕附近买菜的街坊见到,会感到非常尴尬。只有深夜了才偷偷出门透口气,但一看到有人经过,马上躲回店里。”
但是现在不同了,从2007年起,顾客逐渐多了起来,进进出出的,觉得这个门帘很不方便,因为这除了影响进出外,还挡着光线,让人看不清楚购买的物品。随着顾客的增多,童女士自己也开始认为这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最后干脆就把门帘撤掉了。
但她一直收藏着那块遮布,“留着纪念,这种转变是很值得记下来的,可以说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童女士介绍说,现在的人进进出出,一点都不害羞了,需要买什么的,无管是购买性趣用品还是购买充气娃娃,都直奔主题,“有一次,一个顾客购买充气娃娃,我当场充气给他看下产品质量,但却引来了不少行人进店围观。我自己很不好意思了,但这顾客不但不害羞,还不时跟围观者开玩笑,一点也没觉得尴尬”。
性是普通事,但绝不是小事。《简易道德经》里对性是这样描述:“观物观性,有谓:万物有性,万事亦有性,先类之再别之,性可属也。类类不同,别别不同,绝无仅有之处,性也。”广东省性学会会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也是一名性专家,他多次呼吁关心性资源配置不足问题,呼吁“饱汉要知饿汉饥”,“两腿之间无小事”,呼吁群众要注重性健康。
担忧 买避孕套的学生让店主很为难
随着近年来性观念的不断开放,如今市民不再“谈性色变”。“记得以前计生部门发避孕套,很多人偷偷从后门来拿。但现在,很多阿婆大胆来领,为她媳妇和女儿拿。”湛江健康教育所陈萌生所长描述道。而据童店主的观察,从2002年开始,港城的性用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一年以一定的规模增长;男性顾客比女性顾客多,但女性购买性用品的人数也大大增多,有超赶男同胞之势。除了常用的性用品外,最受女性青睐的当属自慰器,甚至有人买来送礼。而一些老年男性消费性用品大多是药油。这些标榜增加性交时间的所谓性药,有没有效果真不好说,但无碍销量。
这种转变固然有可喜之处,但是也引发了更多问题。童女士最看不惯的就是学生来买避孕套。她说,她见过一名小学生模样的男生来买套,她坚决拒绝。但对于很多高中男生摸样的顾客,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挣扎后,她现在也卖给他们了。“你不卖别人一样卖的。”童女士如是说。而对于老年男性消费者,她常常很担心对方的健康。
专家 正确的性教育很重要
对于这种情况,林志雄医师很担忧,说:“受电视剧、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小孩的性成熟时间提早了。这些都是导致性用品增加的原因。我上次在一个大院里看到几名初中生在接吻,吻后还一起分享经验。他们大声的话说,我听了很难过。问题出在哪了?我觉得是我们的性教育落后了。我们现在初三才上生理卫生课。而且一说到‘那些事’,老师都会有意无意地不谈。”
湛江健康教育所陈萌生所长认为,现在资讯发达,好奇的青春期孩子对性的了解既渴望又迫切。从正规途径得不到,他们就从各种“途径”去学。他建议要加强对市民的健康性教育,特别是对学生灌输正确的性知识,教导他们防范不良性行为,“就说性用品店吧,不能全盘否定。但需要对购买的市民进行必要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