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镊子、浑水摸鱼也是惯用伎俩
市巡警支队侦查大队民警介绍,除了利用刀片作案这种会给受害人留下明显的被盗痕迹的手法外,使用长镊子和在车门处进行盗窃也是公交扒手惯用的伎俩。
使用镊子手法与用刀片割破口袋相比,“技术含量”上要稍差,他们通常选用人多的地方下手,在第一时间以经意或不经意的方式触摸到受害人的口袋,试探受害人身上是否“有料”,进行判断并确认目标后,就采用尾随跟踪的方式,多以报纸、衣服杂志等做掩护,挡住受害人和其他人的视线,这时再伸出长镊子用以偷盗乘客袋内的财物。
第三种则是扒手们比较常用的手法,他们的“技术含量”显然不如前两者,一般都以40—50岁的老扒手为代表,他们通常趁公交到站市民拥挤着上车之机,假装乘车也在车门处不停的往人堆里挤,趁机触摸市民身上的财物并伺机下手。不过细心的市民就会发现,这些人每当有公交车到站时就会拼命上前往人堆里挤,但每次车开走时就会发现此人并没有上车。当另外的公交车停靠时,又有人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但始终不上车。
民警博弈公交扒手:充分证据攻破“零口供” 扒手无处遁形
4月18日,当4名惯扒像往常一样走上公交车准备作案时,反扒民警立即伺机抓捕。当4名惯扒准备下手偷窃车内一名妇女手提袋财物时,其中一人刚刚将手伸向手袋并拉开拉链时,民警就将4人一举抓获,当场缴获刀片5片。何以扒手们一出现就被盯上?原来,从今年4月份起,反扒民警通过相关方法取得资料,锁定了经常在公交车上作案的扒手。反扒民警们通过汇总他们的作案规律、相貌特征等,对重点扒窃嫌疑人进行造册登记,并下发给基层队员,因此当扒手们出现在公交车上时,立即就引起了反扒民警的注意。
此外对于一些“惯扒”,反扒民警们也采用“零口供”的方式进行了打击。近日,巡警支队侦查大队队员在市区22线公交车上便衣伏击反扒时,发现两名扒手正混在公交车上伺机作案,于是当场将两人抓回进行审查。审讯中,两名扒手态度恶劣,对其犯罪行为拒不供认,企图以警方没有证据为由,逃避法律制裁。反扒民警们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将各种收集到的充分证据呈交给检察院时,两名不开口的“惯扒”尽管没有开口,但在大量证据面前,这起“零口供”案件也被审结了,扒手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冯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如何防范公交扒手 公安机关为你支招
这样识别扒手
(一)察眼神。一般情况下,扒手在公交车上为了寻找作案目标,眼睛总是不停地东张西望,眼神不定。
(二)观颜色。扒手由于做贼心虚,无论站立或坐在座位上,神态总有些不自然、紧张。
(三)看举止。扒手为了接近作案目标,往往在车上不停地走动变换座位和站立位置。
(四)看手的位置。扒手为了方便作案,坐在座位上的双手一般垂下摆放身体两边,或者两手交叉摆放在胸前。
(五)识破伪装。扒手春天、夏天利用报纸、杂志等作伪装,而秋天、冬天则利用衣服作伪装,遮挡人们的视线。
防扒窃基本方法
(一)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上车,现金尽量不要放在上衣口袋。
(二)携带物品应尽可能摆放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例如摆放在胸前或双腿上。
(三)在上下车、人多拥挤时提高警惕,不能只顾聊天或往窗外观看甚至打瞌睡。
(四)男士尽量不要把手机挂在腰间。
(五)女士尽量不要后背包,挂包带不要过长。
(六)发现失窃时,莫惊慌,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打“110”报警;同时,要求司机关上车门,将公交车开到就近派出所,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