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报道《谁解东海岛沙虫集体爬上海滩?》在社会上激起千层浪,市民及有关管理部门纷纷致电咨询详情,其中沙虫的检验结果及市场流向成为关注热点。
除了对沙虫上滩是否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有关的疑问,市民最关心沙虫的市场流向。记者调查发现,被捡的沙虫除少数村民自留食用外,绝大多数被收购商以18元/斤左右的价格收购,向湛江市区各大酒店供应。
“生的沙虫我们当天就往外送,供给酒店当天使用;死的沙虫就留下来晒干,自己煮粥喝或者卖给需求量少的人。”收购沙虫的老板娘谢月权说。
多部门回应:不归我们管
25日,记者昨日从东海岛带回数条沙虫,分别送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检验检疫局、市质监局、市环境保护局进行检验。时隔两天,“4局”不约而同地回应沙虫检验非该局业务范围。记者致电多个部门,均无人知晓检验沙虫权属哪个部门。
市检验检疫局回应只管出口产品,并认为属市质监局管辖;市质监局表示只监测有标准的成品,活的海洋动物非该局管辖范围,并表示该局的人才、技术、设备无法监测沙虫是否合乎市民食用,认为沙虫上岸属环境影响,建议咨询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境保护局则表示只监测海水等自然环境,活生生的沙虫属于动物,不属于该局管辖;市海洋与渔业局亦表示没法提供监测结果,建议找海洋大学相关专家去解剖解答。
预报:今日本报组织多部门专家前往东海岛调山村进行实地考察,请继续关注明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