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看界炮产业振兴“破圈”的巧劲

2025-03-17 08:3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3月10日,记者走进遂溪县界炮镇珍稀药食菌产业基地,一股清新的灵芝香味扑鼻而来。(3月16日《湛江日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探寻有效的产业振兴路径是关键所在。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面临着产业发展停滞、难以突破固有格局的困境。究竟是产业项目没选对,还是在产业发展的策略运用上出现了偏差?又抑或是缺乏必要的外部支持与协作,未能充分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3月16日,湛江日报刊登《“解锁”灵芝猴头菇 拓宽康养致富路》报道,“复盘”驻遂溪县界炮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塑造产业新优势的经验做法,带来了不少有益启示。

精准定位,瞄准市场“破圈”。从产业项目的选择来看,一些地方盲目跟风,看到其他地区某种产业发展得好,便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全然不顾本地的实际情况,最终事倍功半。反观界炮镇,巧妙抓住遂溪县打造长寿康养之乡的战略契机,精准锚定养生药食菌产业。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养生产品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同时,工作队利用界炮镇当地气候适宜灵芝等菌类生长的自然优势,将产业定位在珍稀药食菌领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这种精准定位,找到了产业“破圈”的突破口,从一开始就找准了“新赛道”。

多方协作,凝聚合力“破壁”。外部支持与协作的缺失,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乡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引导、资金技术投入以及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持,导致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而在界炮镇,多方协同的强大合作网络成为成功的关键。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参与的工作队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引入广东问祥药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资金与市场运营支持,同时依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微生物研究所的专业技术,构建了从产业规划、技术研发到市场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条。这种多方协作模式,整合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资源与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村民参与,激发活力“破局”。村民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的成效。部分乡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未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民对产业发展缺乏认同感与责任感,甚至存在抵触情绪。我们来看报道中肖大姐的一番话——“我在基地打零工,从菌种搬运到采摘包装,全程参与。这里务工时间灵活,既能照顾家,还能学技术。”短短一句,信息量很大。界炮镇通过灵活的务工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同时“还能学技术”,深度参与产业核心环节。这种联农带农模式,将村民与产业紧密绑定,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村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真正从产业发展中受益,激发村民参与产业建设的热情,打破产业发展的僵局——这正是界炮镇带来的启示。

遂溪县界炮镇在产业振兴过程中,凭借精准定位、多方协作、村民参与和完善配套等一系列“巧劲”,让当地养生药食菌产业“拔节生长”。各地乡村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借鉴成功经验,找准“四两拨千斤”的发力点。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专题】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2025年全国两会
  • 湛江北站屋盖钢结构提升区全部完工
  • 干群携手绿化乡村
  • 同植幸福树 共建绿美家
  • 驻遂溪县界炮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解锁”灵芝猴头菇 拓宽康养致富路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维权知识维护合法权益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