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年年有例

2025-03-16 11:1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彭镇强

湛江年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最早自明嘉靖三十六年《广东通志》就记载了雷州府跳傩舞闹元宵的场景。

年例文化以祭祀文化为核心,由南迁带来的多元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不断发展演化而来。其主要活动包括祭祀仪式、巡游活动、文化表演、盛宴待客等。年例的时间大体从正月初二起至清明节,其中正月十五、十六日是高峰,也有“翻秋年例”,天数一般为一天,也有两三天的。

湛江的年例文化呈现多样性。各地年例日不同,与所奉神的诞辰等有关;文化图腾各异,如廉江安铺多舞龙舞狮,雷州松竹多舞傩,东海岛舞人龙等;供奉神不同,如吴川梅菉头祖庙供94尊神像;巡游方式有陆上、海上、空中巡游(飘色)等等。

年例是粤西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留和传承了古老的民俗元素和文化内涵。年例期间,外出的游子会返乡,亲友往来,增进了家族成员及亲友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家族和村落的凝聚力。

霞山:

调罗村打丁炮

“吊灯炮”是霞山区调罗村的传统民俗,丁炮由村民手工编制,先用竹子编出竹笼造型,再把花炮编织上去,每年正月初十和十一、正月二十七,到了晚上预定时间,在调罗村刺使陈公祠前进行燃放,现场烟花满天绽放,爆竹声震耳欲聋,场面非常震撼。

燃放后大家会抢竹条、抢炮头,抢到炮头寓意着添丁发财,承载着村民对家族兴旺的美好期盼。

吴川振文:

三江大巡游

吴川三江村年例大巡游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由三江村委会联合周边22条村庄共同参与,有醒狮表演、貔貅表演、八音演奏及游神等活动,参加年例巡游人员及观看的民众达两三万人之多,场面十分震撼,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民俗活动。

吴川吴阳:

霞街摆盅

吴川吴阳镇霞街是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其年例巡游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最有特色的部分是“摆盅”,就是在游神经过的路边巷边,支上供桌摆上贡品。霞街摆盅的贡品种类丰富,有鸡、猪肉、鱼、水果、糕点糖果、酒水茶饮、香烛、鲜花或塑料花,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这些贡品以不同形式的组合搭配,组成不同的造型,用以向神灵表达敬意和美好祝愿,富有创意和美感。

麻章:

东岸村关公磨刀

传说古时,南海恶龙作怪,关羽受张天师之派降服了妖魔,后为防止恶龙再作祟,关羽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都会在南天门外磨刀示威。为纪念这一天,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村民把这一天定为年例。

村民们会在这一天聚集到三帝庙、文化广场等场所,摆上祭品、“金猪”,向关公像虔诚祭拜,表达对关公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同时举行“关公磨刀”仪式:身着古装的“关公”挥舞着数米长、几十斤重的“青龙偃月刀”,然后把刀架在特制的磨刀石上,来回磨三遍。寓意驱除恶魔,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东岸村还是少有的一年两个年例的村庄,另一个年例在正月十五元宵节。

坡头麻斜:

罗侯王庙庙会

每年正月十五日,麻斜群众举行盛大的罗侯王庙庙会,周边多条村庄参与游神,当晚设坛敬告神灵后,即进行海上巡游,包括出海祈祷、烟花赞礼、犟轿抖神、下海洗身等程式,巡游期间锣鼓喧天,仪式庄重而又特别,常常彻夜巡游至第二日凌晨才回庙。

徐闻龙塘:

赤坎仔海边巡游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徐闻县龙塘镇赤坎仔村海边沙滩上,村民们在海边进行民俗巡游,表演醒狮等,以此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和家人平安。

雷州松竹:

仙排“走清将”

雷州市松竹镇仙排村“走清将”傩舞是国家级非遗湛江傩舞的代表之一,每年正月二十七凌晨开始,“雷首”和“五雷官将”戴上面具,穿上五彩衣,在锣鼓的引路下,挨家挨户进行傩舞表演,游傩驱疫,赐福纳祥。游傩直至深夜,最后“押灾”,游傩人员在村外河边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并将纸船点燃烧毁,预示着将厄运和灾难随河水带走。

雷州客路:

水美村炸老爷

水美村炸老爷是雷州市水美村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传说很久以前,水美村闹瘟疫,村民为驱邪避灾请来了神公,用鞭炮炸响驱赶邪祟,后来这一习俗就延续了下来。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下午,有年青人赤脚踏火,抬着神像绕着神庙奔跑穿梭,人们纷纷把点燃的鞭炮扔向神像,鞭炮声震耳欲聋,整个村子沉浸在热闹的氛围里。村民们祈愿鞭炮声能驱邪避灾,带来新一年的好运。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专题】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2025年全国两会
  • 同植幸福树 共建绿美家
  • 驻遂溪县界炮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解锁”灵芝猴头菇 拓宽康养致富路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维权知识维护合法权益
  • 春光无限好  春种春播忙
  • 湛江市“南粤春暖”暨新业态行业专场招聘会举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