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开展“三幼年例·‘蛇’全‘蛇’美九大簋”年例文化主题活动。(2月15日《湛江日报》)
“别人都已经上班了,我们还在过年!”社交媒体上高赞的网友评论,道出了湛江年例的热闹气氛与独特魅力。从飘色展演到舞龙醒狮,从花车巡游到特色绝技,一项项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人气爆棚,不仅吸引当地民众积极参加,还让很多游客流连忘返,不少人慕名而来,特地感受这里独特的年例民俗文化。
湛江年例民俗文化,实力圈粉,带给人们很多思考。比如,如何传承发扬?对此,湛江市第三幼儿园给出了一个答案——打造“新场景”,开展“三幼年例·‘蛇’全‘蛇’美九大簋”年例文化主题活动。而实际上,这是将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的创新探索。
光看活动主题,几个关键词就很有“睇头”——“三幼年例”“‘蛇’全‘蛇’美”“九大簋”。里面蕴含了年例文化、生肖文化、粤菜美食文化,而其共通点,均是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这场活动中,年例民俗文化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醒狮贺春环节,当湛江市第十九小学醒狮社团的表演者在校园中舞动彩狮,那灵动的身姿、激昂的锣鼓,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年例美食宴同样在校园这个新场景中绽放出别样光彩。在操场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一道道具有浓郁年例特色的美食。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无论是看醒狮还是尝美食,老师都会从旁讲解——“老师为孩子们介绍醒狮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孩子们在老师的讲解中,认识并了解年例民俗文化和粤式美食文化”。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寓教于乐、从乐中教的“讲解”,活动不再仅仅是一场视觉、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启蒙,让孩子们在“新场景”中,领略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多彩与厚重。
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湛江市第三幼儿园为“老传统”的传承创设了“新场景”。在这里,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变成了孩子们可以亲身参与、亲身体验的有趣活动。这种创新的传承方式,正是“圈粉”小朋友的有效办法,能让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探索的深入,更多民俗文化有望融入幼儿园美育之中。节日民俗、竞技民俗、居住民俗、语言民俗等,将在培养幼儿审美、交流、体魄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以“玩”为基本体验方式,把民俗与幼儿游戏活动相融合,孩子们将在活动“盛宴”中感受民俗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期待湛江市第三幼儿园探索打造出更多“新场景”,让“老传统”更加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