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雷州半岛绿浪翻涌、花果飘香,荔枝龙眼育花苞,芒果枝头新挂果,菠萝地里果渐香……这片热土的“香甜密码”,藏在湛江市湖光岩畔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亚所”)。
从助力徐闻菠萝逆袭成“网红果”,到在攀枝花缔造百亿级晚熟芒果产业带;从守护近4000份种质资源,到乡村振兴“金种子”遍撒全国。南亚所长期以来,立足湛江,服务全国,不断丰富热带种质资源多样性,夯实种业发展基石,助力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种业突围:一粒种子的逆袭经济学
徐闻菠萝的逆袭之路,是南亚所种业创新的生动缩影。当地种植历史悠久,但品种单一、上市集中、品质不稳定等一度成为菠萝产业发展壮大的掣肘。早在2007年,南亚所菠萝研究团队就从试验基地收集保存的128份菠萝种质中,筛选出了10个优良杂交育种亲本,通过杂交、观察和筛选,获得100多个优良单株,进一步优选获得优良株系20多个。目前,在徐闻推广种植的“金菠萝”“台农16号”“台农17号”具有生长势强、果眼浅、果肉细腻、果型漂亮、较丰产、经济性状优良的特点,在产量、果品、价格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此外,南亚所自主选育品种“热农8号”“热农56号”等热农系列或品质出众,或具抗黑心病等优良特性,目前也已陆续在示范推广。
新品种菠萝。
在“中国第一甜县”遂溪,杨建伟夫妇引进南亚所甘蔗良种后,亩产从4吨跃至7吨,因其含糖量更高,收购价每吨也比普通品种涨了几十块钱。尝到“甜头”的夫妇俩积极开展甘蔗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推广,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逐渐成长为当地甘蔗产业的领头羊。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亚所联合培育的荔枝新品种“早巨荔1号”(仙桃荔)经过气候与市场的双重洗礼,凭借其耐贮运、特大果、早熟、优质的优越性状表现迅速成为水果市场的“新宠”。位于湛江徐闻基地的仙桃荔去年亩产值约为普通荔枝的5倍,吸引了全国各地龙眼荔枝产区的种植大户纷纷前来观摩、品鉴、取经。
圆滚滚的可爱造型、奶油香的独特口感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今年,素有“坚果之王”美誉的澳洲坚果让廉江石岭镇龙飞村村民的年味添色不少。2021年,该村从南亚所引进了矮化、早结的澳洲坚果品种试种,目前已成功结果。1979年,南亚所开始进行澳洲坚果的引种试种研究,选育出了“南亚1号”“南亚2号”“南亚3号”“南亚12号”“116号”“922”等,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均设有基地,为当地的坚果集中种植地提供品种与技术支撑。其中,实生选育的澳洲坚果品种“南亚12号”和“南亚116号”具有丰产、果仁品质优等特点,已通过了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俯瞰南亚所剑麻科研基地。
对四川攀枝花的众多农户而言,繁茂的芒果花则是他们新春最美的风景。近30年来,南亚所一批批科技人员奔赴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通过组建“一主多元”专家服务团队和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为新品种和配套技术快速推广提供科技保障,不断引进改良、培育试验推广品种,在当地“种”下了芒果产业蓬勃发展的甜蜜事业。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芒果种植面积从不到1万亩发展到100多万亩,芒果产业成为该区域农业支柱产业,芒果树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数十年来,一粒又一粒湛江良种,在雷州半岛孕育,撒向大江南北,目前已辐射海南、西藏等10余个省份,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链条。
立足湛江:打造“育种宝地”基因库
我国热区仅占世界热区面积的0.98%,却是我国天然橡胶的唯一产区和全国重要的“糖罐子”“果盘子”“菜篮子”基地。“广东省是我国热区的重要区域,雷州半岛3.26万平方公里是典型代表,具有良好的光热资源条件,冬季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南亚所所长杜丽清指出,湛江种业研究颇具天然优势,是果树、蔬菜育种的天然宝地。
“育种是场‘马拉松’,成功选育出一个品种一般要经过十几二十年。”杜丽清说。这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研究,是一项代代传承、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事业。
70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育种人的痴心坚守、苦心钻研,南亚所的研究成果早已从“一粒橡胶种子”发展为“蔬果粮大家庭”——湖光岩周边的红土地上,菠萝、芒果、澳洲坚果、荔枝、龙眼、香蕉等南亚热带水果香飘四野,剑麻和甘蔗等热带纤维和糖能作物竞相生长,玉米、蔬菜和马铃薯等热带粮食与蔬菜等作物应有尽有。
剑麻科研基地。
南亚所的一份份“成绩单”上也记录着育种人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选育、作物栽培、采后贮运保鲜等方面挥洒的汗水:建立了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广东省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农业农村部菠萝种质资源圃,保存各类作物资源共139科1437种4000余份,培育了天然橡胶、剑麻、热带果树以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甘蔗等一批南亚热带作物新品种(系)。
向新而行:为“百千万工程”注入“芯”动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的基石,是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现代育种的每一次成功突破都离不开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
近年来,南亚所在热带特色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利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在芒果菠萝方面,收集全世界种质资源450余份,获批新品种保护权28项,选育的优质高产抗逆芒果新品种“热农1号”,全国累计推广15万亩。选育的“热农8号”菠萝新品种,是湛江市第一个自主产权品种,果眼浅、果皮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是非常有推广前景的新品种,将在雷州半岛大面积推广。
南亚所菠萝新品种选育基地,科研工作者正在观察菠萝苗生长情况。
在荔枝龙眼香蕉方面,收集保存种质资源800份,获批香蕉新品种保护权11项,选育荔枝新品种2个。荔枝新品系“仙桃荔”填补了早熟特大果荔枝品种的空白,已在徐闻、廉江开始推广,效果显著。在甘蔗方面,收集保存甘蔗种质资源340份,选育新品种11个,获批新品种权保护6项。推出的农机农艺配套、新品种在雷州、遂溪大面积推广。在澳洲坚果方面,收集保存种质资源260余份,培育澳洲坚果新品种12个,从无到有,在广东累计推广15万亩。另外,在马铃薯、蔬菜、南药等方面也成绩突出。
“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利用,选育突破性品种,是长期性、基础性、利干秋的事业,需要几代人的久久为功。身处湛江这片热土,南亚所将矢志不渝为热带种业发展而贡献力量。”杜丽清表示,下一步,南亚所将继续立足雷州半岛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需要,围绕我国热作科技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需求,加快国内外资源的收集保护,丰富种质资源多样性;强化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种业创新水平,全力以赴打赢种业“翻身仗”,赋能“百千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