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芦荟花开 旷野流金

2025-03-12 15:4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黄旭

春雨绵绵,气温回升,春意正酣,我们驱车行走在从徐闻县城通往曲界镇“菠萝的海”的S376线上。

“大家看,前方有片芦荟花!”刚过大水桥两头水路段,朋友大声提醒。司机放慢车速,我示意停车。我们下车,走进芦荟地。春天,注定是孕育的时节。春风一路向前,花开千顷。一群人,与春花相遇,是每年注定的缘分。

绵延数百米的芦荟进入盛花期竞相绽放,金灿灿的花海与红土地相映成趣。在芦荟利剑般的叶片的保护下,一朵朵明黄的花朵指向蓝天,就像一个个手心捧着一枝枝黄色的花朵,奉献给天空。此刻的原野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红的是土地,绿的是叶片,黄的自然是花儿。

花儿,就是在这样的土壤里生长。花开,是一种燃放。燃放,让生活明亮。把原野里的潮湿、把地底下的阴冷,都翻了个个儿。云来了,雨来了,天黑了,芦荟开了一年又一年。

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想,人要是像它们一样,把俗世的琐碎、烦恼、功利抛开,心无旁鹜、简简单单地生活,那一定是幸福的。

古代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与自然、节气相关的描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与自然、天气、时节有关的诗句,描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让我更感知到古人的情感。

此刻下着毛毛雨,我们行走在芦荟地上,一群农人正在收割芦荟叶,并把它们装成一筐筐。收购芦荟的汽车就停在田头等候。看着忙碌的农人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我情不自禁地走近他们,和他们攀谈起来。农人最熟悉芦荟的生长习性,他说,芦荟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这片肥沃的红土地最适宜它生长,你看,这些芦荟长得多茁壮!我又百度了一下徐闻引种芦荟的历史,原来,2007年,徐闻就开始引种芦荟,主要种植在下桥、龙塘、海安、南华农场等乡镇和农场,目前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4.5万吨。眼前的芦荟全身是宝,它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医疗保健、食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享有“多用良药”“天然美容师”等美称。《中医药理学》记载,芦荟具有泻热导滞、消疳杀虫、清热凉肝的作用,为泻肝火、消疳积之常用品。芦荟可被用来制作化妆品、保健药品等,芦荟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佳保健食品”……

我们漫步在芦荟花金黄的海洋中,看旷野流金,看草长虫飞。一花一世界,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平凡中活出精彩,万物随缘,只要尽力就好。穿透岁月的沧桑,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坦然珍视宁静中的流年,是成长的态度,也是岁月给予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

“上车吧,别淋湿了身体,小心着凉。”朋友催促上车。我沉迷于芦荟花海,依依不舍地离开。

芦荟花开,原野金黄。我们爱花草,爱的不就是它们的自由奔放、纵情恣意吗?

编辑:何海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千行百业“AI+”加速跑 数字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湛江日报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石头塘村捐种产业帮扶林
  • 政企校共筑空港绿廊
  • 春耕时节 生机盎然
  • 数十台房车安营吴川稳村
  • 市三幼举办“遇见·她力量”巾帼芳华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湛江日报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石头塘村捐种产业帮扶林
  2. 2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家园 为美丽乡村注入“绿色动能”
  3. 3 巾帼银发添新绿 志愿春风润港城
  4. 4 中国人寿寿险湛江分公司多形式、多渠道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5. 5 用好用足政策性金融工具  服务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6. 6 湛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七届第六次理事大会暨全市老促会工作会议召开
  7. 7 湛江港集团“铁矿自动查验系统”开创散货品质检测新模式
  8. 8 强化责任担当  坚持干字当头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9. 9 湛江千行百业“AI+”加速跑 数字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0. 10 市政数局举办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应用培训会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