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基于国家“2030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战略要求,推动能源的绿色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绿氢、绿醇、绿氨成为新兴绿色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彬在会上建议,依托服务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中西南地区及RCEP成员国对清洁能源需求,选址东海岛建设区域绿色清洁能源基地,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助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谈及建设东海岛绿色能源基地的意义,刘彬认为这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构建湛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要要求,是应对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变化和满足东海岛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是助推区域产业升级、坚持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的重要赛道。
“东海岛产业基础雄厚,港口设施完善,具备建设东海岛绿色能源基地的基础优势。”刘彬分析道,东海岛通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产业需求,重点打造中科炼化一体化、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及宝钢湛江钢铁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等龙头项目,初步形成以石化和钢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
宝钢积极探索零碳生产高等级钢板的冶金技术,将氢基竖炉为核心的氢冶金工艺确定为碳中和冶金技术的重要路径之一,未来将逐步形成绿氢新能源体系,打造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新标杆。中科炼化、巴斯夫作为行业龙头,推动化学品市场供给侧向绿色零碳转型发展。周边火电厂降碳环保积极推动掺氨混烧,拉动周边液氨消费增量。东海岛绿色能源基地以服务大型临港产业布局发展所需的液体燃料产品运输需求为主,逐步拓展轻烃、氨醇及LNG商品的贸易服务,提升湛江在中西部低碳燃料供应链上的影响力。
他说,东海岛已规划获批1.8公里岸线为公共液体散货码头,配备相应储罐等设施,满足LPG、LNG、绿氨、绿醇、生物航煤、可再生燃料等清洁能源的装卸、仓储、贸易、物流配送服务。近期重点满足东海岛及粤西绿能产业需求,中远期则致力于成为区域性绿色能源基地,逐步辐射华南沿海地区及东南亚、远东部分国家地区的能源需求,探索建设成为连接中东供应与东南亚需求的中转枢纽,提升区域能源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凭借战略性区位优势,加快引进绿色液体燃料加注技术,积极布局LNG、甲醇及LPG加注站,占据绿色能源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先发优势,聚力打造区域绿能加注中心。
刘彬建议,支持湛江港纳入全国沿海LNG码头布局规划和国家相关能源发展规划,支持《湛江港总体规划(2035年)》尽快批复,支持湛江布局LNG、甲醇加注站,积极引进绿色液体燃料加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