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闲读诗书,读到杨师道的《春朝闲步》,一句“休沐乘闲豫,清晨步北林”,勾起了我无限的向往。诗人在春天的清晨到野外闲走,看到池塘水涨、鸭子戏水,看到桃红李白,闻到兰幽草芳,闲走中的风景,如此怡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上闲走,写了首《池上闲咏》也颇令人神往:“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月明之夜,诗人爱在清幽雅静的竹林里漫步游赏,看到月照林上,竹影婆娑,月光最明的地方,是那空旷的小桥头……读他的诗,多有闲走之作,如“蔼蔼三月天,闲行亦不恶”“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他晚年更说:“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字里行间,无不透着淡泊闲适的意趣。他都是在闲走中,看山水田园,赏朝云暮霞,叙所思所想,抒写胸臆,观照自身,超然物外。这正是他“便得心中适,尽忘身外事”的生活写照。无怪乎他在《闲忙》里告诫我们说:“闲忙俱过日,忙校不如闲。”
于是,我也效仿古人,每天,借出一束光阴来闲走。
春日的清晨,早起,走出家门闲走。门外的香樟树洒落清脆婉转的鸟啼,凝神细听,这自然的天籁之音仿佛清水一般洗涤着烦躁的内心,带给人无限的宁静。走到野外,清新的空气带着清晨的湿润气息,令人身心舒畅。野外晨雾弥漫,一切仿佛被浸在水雾里,湿漉漉的,野草缀满了珍珠般的露珠。田里的红薯长势旺盛,一片喜人的葱绿,还开出朵朵粉紫的花儿,像小孩娇俏的笑脸,又像一个个小喇叭,在晨风中吹响。于是采一把清新娇艳的红薯花,让我这清晨的闲走时光,变得诗意馨香。
中午,太阳露了面,洒下融融的暖意,于是一个人出去闲走,拥抱阳光。不自觉地走到一条菩提路上,路两旁种满了高大的菩提树,菩提树满擎巴掌大的绿叶,摩挲着我的脸,感觉就像是善解人意的友人,倾听我的内心。听说菩提树是佛树。我不禁吟起了:“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树下的闲走,只觉身心无尘,充满禅意。
雨中的闲走,更有别样的风情。撑一把油纸伞闲走在雨中,雨丝缓慢悠长,像多情女子的巧手,轻轻地在伞面上弹出美妙的琴音,伞下聆听,心如欢快的小鹿,给雨儿伴起舞来。
春日闲走,推开俗尘琐事,抛开人间烟火,无事一身轻,众生纷繁我独闲。一段闲走,便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正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