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灰灰菜的春天

2025-03-07 15:5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杜观水

立春后,风仍裹挟着料峭寒意,可地头的灰灰菜已悄悄冒出银灰芽尖。它们三三两两散落在收割后的稻田、番薯地里,甚至田埂边、瓦砾堆,都能瞧见其身影。叶片边缘呈锯齿状,泛着灰绿,嫩叶表面覆着一层薄薄银灰色粉末,就像洒了层白色盐屑,所以家乡人叫它“盐屑菜”,也叫“盐菜”。

虽说灰灰菜如今难登大雅之堂,但它历史悠久,辈分颇高。在古老的经书《尔雅》及其注释里,它被称作厘、曼华、蒙华。《诗经·小雅》提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其中“台”指莎草,“莱”就是灰灰菜。

灰灰菜不仅属于俗世烟火,也入诗入文。

宋代陆游在《午饭》里写道:“破裘负日茅檐底,一碗藜羹似蜜甜。”灰灰菜古称“藜”,“藜羹”是用灰灰菜做的野菜羹汤,食物虽普通,诗人却觉“似蜜甜”,尽显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知足常乐的心境。他在《自咏绝句八首》其六中还写道:“一条纸被平生足,半碗藜羹百味全。”随着饮食方式变迁,藜羹逐渐变成藜粥。陆游作品里,藜粥的描述随处可见,如“一杯藜粥枫林下,时与邻翁说岁丰”“藜粥数匙晨压药,松肪一碗夜观书”“赖是病躯差胜旧,一杯藜粥且扶衰”。这藜粥,早已不只是食物,更代表一种气节、一种文化和一种追求。

灰灰菜多用来凉拌。小时候,母亲会把灰灰菜的嫩叶嫩茎择下,洗净,在开水里焯几下,捞起后用凉水过一遍,沥干装盘,滴上香油、撒上蒜末,拌匀,一道凉拌灰灰菜就端上桌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人,便像小猪争食一样大快朵颐,不一会儿就把一盘灰灰菜扒拉干净了。

今日逛菜市场,看到瓜菜铺里有灰灰菜出售。问了价格,比其他蔬菜略贵一点儿,便高兴地买了一斤。洗净凉拌,入口却是温棚栽培的绵软口感,全然没有记忆中带着泥土气息的韧劲。这时才惊觉,那些在墙角瓦缝间顽强生长的灰灰菜,那些带着柴火香气的菜团子,还有母亲鬓角沾着草屑的白发,都成了回不去的乡愁。

忽想起《野菜谱》里那句:“灰条复灰条,采采何辞劳。”这看似卑微的野菜,何尝不是用整个生命诠释着春天的真谛——不在姹紫嫣红的热闹里,而在破土而出的坚韧中。就像那些在黄土地上年复一年躬身劳作的身影,把最平凡的岁月,过成了生生不息的春天。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千行百业“AI+”加速跑 数字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湛江日报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石头塘村捐种产业帮扶林
  • 政企校共筑空港绿廊
  • 春耕时节 生机盎然
  • 数十台房车安营吴川稳村
  • 市三幼举办“遇见·她力量”巾帼芳华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湛江日报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石头塘村捐种产业帮扶林
  2. 2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家园 为美丽乡村注入“绿色动能”
  3. 3 巾帼银发添新绿 志愿春风润港城
  4. 4 中国人寿寿险湛江分公司多形式、多渠道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5. 5 用好用足政策性金融工具  服务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6. 6 湛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七届第六次理事大会暨全市老促会工作会议召开
  7. 7 湛江港集团“铁矿自动查验系统”开创散货品质检测新模式
  8. 8 强化责任担当  坚持干字当头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9. 9 湛江千行百业“AI+”加速跑 数字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0. 10 市政数局举办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应用培训会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