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隔海村精心装扮“花桥”。 记者林明聪 摄
元宵佳节“行花桥”是吴川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备受当地人关注。连日来,吴川梅菉街道上隔海村干部群众盛装打扮“花桥”,迎接将于元宵节晚上举行的吴川传统民俗“行花桥”活动。据悉,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上隔海花桥在布景上增加了灯饰和两组泥塑等。
2月10日,记者在梅菉街道上隔海村看到,“花桥”横跨在梅江之上,桥长40多米、宽约20米,桥上张灯结彩,五彩斑斓的灯笼和彩旗随风飘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桥上摆上了各式各样的鲜花,桥东的“送子观音”泥塑已经成型,同时,花桥入口处还融入诗画、书法等元素进行点缀,在花桥上漫步,除了感受到节日的欢乐,还能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悉,今年的上隔海花桥布景已于正月初八启动施工,主要特色是增加了灯饰和两组泥塑,在灯光上增加并采用新型的LED灯;桥身增加云龙纹和花丹;泥塑在“送子观音”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组,分别是“白蛇传”与“贵妃醉酒”。
上隔海“花桥”为吴川民间艺术“三绝”(飘色、泥塑、花桥)之一。上隔海“花桥”习俗起源于明朝,兴于清朝,是一项充满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每逢元宵佳节,到吴川上隔海“行花桥”,成为许多吴川人的“保留节目”,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湛江晚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