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记者从湛江港集团获悉,该集团聚焦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传统码头向智慧码头转变。(2月10日《湛江日报》)
“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湛江港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比增长189%,新增专利授权39项,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3%……港口还是那个港口,码头还是那个码头,依靠科技赋能、绿色转型、模式创新,便焕然一新,展现出澎湃活力。智慧港口向“新”而行,对于湛江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港口处于外贸进出口最前沿,是航运的重要集结点和枢纽,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今天,它已成为全球贸易运输的重要支撑。以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集装箱吞吐量为代表的“集装箱指数”因此成为反映当地贸易发展状况乃至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被称为外贸出口的“晴雨表”。与此同时,一众港口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推动智慧港口加快向“新”而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智慧港口之“新”,新在科技赋能提升效率。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发布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设计规范等一系列行业技术标准,带动和支撑了智慧港口建设发展,智慧港口建设不断跑出“加速度”。湛江港通过启用智能调度生产系统、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等,打造华南地区唯一的高效、常态接卸的40万吨级散货码头品牌。较为传统的作业模式加速迈向自动化、智能化,使湛江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智慧港口之“新”,新在绿色转型提升质效。如果说以“智”促变可以增强内生动力,那么向“绿”而行则能提升发展质效。近年来,我国不少港口推动传统港区变生态园区。比如,作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不仅节省了用能成本,每年还能减少碳排放。湛江港“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3%”,说明了去年其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努力。继续提升港口“含绿量”以拉动发展“含金量”,仍需不断努力。
智慧港口之“新”,新在模式创新带动发展。湛江港创新“并行港”物流新模式,畅通深湛琼三地间区域物流,降低了物流成本,带动了琼州海峡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充分说明,港口不仅是物流、经贸的枢纽,也能以大通道推动外贸升级,赋能开放型经济。发挥优势锻长板,湛江港令人期待。
以智能化推动港口高效运转,以绿色化助力港口低碳转型,以协作化赋能港口融入大局——站在港口看变化,看到的是高质量发展活力奔涌;站在港口远眺大海,望见的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动能澎湃。智慧港口向“新”而行,不仅会在湛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还将为湛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