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南三岛村名趣说

2016-07-14 17:04 来源: 作者:翟方润

据传说,当年最早迁移到南三岛上居住的先民,是一户梁姓人家。一日,他飘洋过海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海岛,发现这里虽然荒凉,但水草肥美,林木葱茏,四处皆为鹭鸟栖息之所,感觉风水很好,于是,就举家迁居于此,定居于海岛中部,历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这位先民就是现在南三岛新定村的先祖。

但是,南三岛究竟从何时起就有人居住的?抑或最早迁居南三岛的先民,又是从哪里迁居而来?关于这些,现在都是一个历史之迷,无论是历朝的正史、野史,抑或是在历朝的地方志书里,都少有记载,或为空白。以至连南三人都弄不明白,他们的先祖究竟从何而来?大凡一个地方,无论其历史长短,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都有其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就南三岛而言,它是中国第七大岛,在广东省内,也名列第二。它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个用人工联起来的海岛。因为在历史上,南三岛是一个散落在广州湾海面上的群岛,它由10个互不相连的小岛组成。这11个小岛,包括田头岛、灯塔岛、凤辇岛、巴东岛、南滘岛、五里岛、调东岛、黄村岛、北涯岛、地聚岛、蟛蜞墩岛。为了改变南三岛常年遭受到风沙和咸潮侵袭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乡亲们的耕耘劳作,从1950年起,南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除特呈岛外,用八年时间硬是用人工把10个海岛连成一个大岛,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特定的地形地貌,铸造了南三岛特定的海岛文化和乡风民俗。从这个角度看,南三岛村名的成因和起源便有其独特的一面了。南三岛村名的来源,无非有如下几种情况。以地理位置而定名的村庄。田头村的开基祖陈文禧,于建文四年(1402年)从特呈岛迁居南三岛建村时,因村庄建在地势较高的田畴上,故定名为田头村。碰蛇村,因村建在海边,村落呈带状南北走向,形似长蛇,因此取名碰蛇村。岭儿村,因村庄建在小山坡脚下而得名。岭脚村,因村庄建在一座山岭的脚下,取此名。沙头村,村落沿海岸线分布,因村庄建在海边的沙丘之首,故取此名。沙腰村,因村庄建在海边沙丘的中部而得名。新华村,原名新沟华村,因村庄西边横着一条沟,故名为山沟横村,又名新沟华村,后改为新华村。调东村,因村庄地处茅冬岭之东,取此名。中间垌村,为庞姓卜居的村庄,因村庄建在田垌中而得名。北头寮村,因村建在一座山岭的北面,而村中的民居又多为茅寮,故取此名。新沟村,因村庄北面有一条长达数华里的大沙沟,故名为新沟村。塘笃村,原名叫壳地村,后根据该村地处南三岛东部最尽笃的地方,改为塘笃村。

以姓氏定名的村庄。莫村,是一条沿海边延伸,南北走向,呈长方形的村庄,是莫、陈、李、黄、施、万、游、马等19个姓氏聚居的村庄,因该村的居民全为从各地陆续迁来,村中又以莫姓的乡亲为多,故以莫姓定村名。南灶陈村,是一条多姓聚居的村庄,有陈、何、叶、骆等姓,因村中以陈姓居多,取此名。姓游村,因村庄建于山岭之上,山形似小龙静卧,故名龙宫沟村,后因村中以游姓乡亲居多,改为姓游村。另外,还有南灶罗村、李村、光明陈村和邓屋村等等,莫不是以姓氏定名的村庄。以吉祥物定名的村庄。凤辇村,原为陈姓卜居的村庄,后庞、叶、钟、梁、郑、苏姓先后迁入,村落呈南北走向,初建于巴东岛木历岭,后迁居现址,因该村的地形形似一只飞翔刚刚落地的凤凰鸟,故取此名。麻弄村,村落呈点状分布,为冼、谭两姓卜居的村庄。冼姓于明嘉靖四年从吴川马兆迁来,因先祖以马为吉祥物,故名马兆。后为便于寻根溯源,定名为马弄村。后因世人的谐音,人们就顺其自然将它称为麻弄村。

以原居住地定名的村庄。樟木村,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由吴川樟木村迁来,为了纪念原籍地而取此名。油吉塘村,为谭、龙、林、陈等多姓聚居的村庄,原名为新灶村。该村的谭姓原从尖山岭附近的牛骨塘迁来,以煮盐为生,故取名为新灶村。后为纪念先祖和原籍地,改为牛骨塘村。到再后来,因村中人感到牛骨塘此村名实在不雅,取其谐音,称为油吉塘村。

以水草林木定名的村庄。上木历村,为郑姓卜居的村庄。郑姓于明嘉靖年间从吴川黄坡迁来,因村中周围长满茂密的树木,取此名。竹根村,因村中多长竹林,故取此名。蓝田村,因村庄周围盛长蓝草而得名。以湖塘定名的村庄。在湖村的东北部,原是一片原始森林,叫湖村山,因村建在一积水湖旁,故名。蒲芦塘村,因村庄建在水塘边,故名。南头塘村,因村庄位于米稔土包西岸山坡南的山塘边而得名。

以风水定名的村庄。米粘村,为南三岛的一个沿海村庄。相传,冯姓最早迁居于此,随后,阮、周、许、林等姓相继迁入。但一阮姓乡亲不久便得了一场大病,就说此地不吉利,不宜久留,于是就要迁出。可是,冯姓乡亲不信那个邪,就以稻米来占卜所居之所,结果乃为大吉之地。那年,刚好又是风调雨顺,冯姓乡亲在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由此,众乡亲从此便安心在这里安居乐业和繁衍生息了。后来,人们就取名为米占村,再后来改为米粘村。

由此可知,南三岛村名的来源深含鲜明的乡土气息,从这些村名的来源和演变,抑或可使我们窥见到南三岛经济社会发展和乡风民俗的一个变化缩影吧?对南三岛的村名,一些聪明的南三人还把它编成一首首美丽动听的歌谣呢。这里引录几段,以供各位诸君雅俗共赏—— 沙头沙腰沙头寮,雷锡伦兴和沙腰;只因岛角存灯塔,靖海宫前船如潮;土包城头上望坡塘,滘脊西南天九仓;礼同是否人同礼?后生应把美名扬。田头田墟地理好,历代陈家多豪杰;解放以来树满岛,久恭灶内有柴烧;碰蛇碰里没有蛇,安名今人不知妙;谭村岭脚见横儿,沙木桐林望海潮。湖村上垌禾地坡,北海儿村近大坡;调安蟛蜞墩村细细,调东李姓人多多;高寮下去是渡口,北涯鱼排列清波;新门口看鬼仔戏,北涯头唱雷州歌。上下永南在新南,中环边环芷寮环;村环护住岛一面,林带如涛掩荒滩;姓游南六山塘美,青训新沟也非凡;十里田畴如锦绣,碧海银沙画图间。莫村如今百业旺,机船嘟嘟出大洋;北头寮村大变样,自来水升靓楼房;林村绿化好风光,塘笃不接蒲芦塘;不种辣椒不种姜,大辣村名待洋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的墙,会讲故事
  • 游鱼跃彩  民俗流芳
  • 踏青赏花 春色醉人
  • 麻章区2025年“南粤春暖”暨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举办
  • 天宇上演金星伴月
  • 惠风拂南国 繁花竞港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